(资料图片)

活动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提供

何为边地?边地应如何书写?边地书写的意义是什么?

11月25日,“书写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当代文学中的边地视角”文学分享活动在2022天府书展上举行。作家罗伟章、龚静染就“边地文学”这一概念,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生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边缘的崛起”。而四川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场,也不断涌现出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边地”显然不再是文学意义上的边缘之所,资讯的流动和媒介技术的更新,使之更体现为一种文学格局和意识的自觉改变。近几年,在人类学、民族学领域,边地、边缘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边地既是一种视界,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在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一直把关于边地文学的题材作为重点关切的对象,他们推出的阿来的《瞻对》、罗伟章的《凉山叙事》、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边城新纪》,冯良的《凉山的人》《翻过瓦吉姆梁子》等,这些都是四川作家书写边地的经典作品。

分享会上,罗伟章和龚静染都谈到了关于“边地文学”的创作,他们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视野,构建自己的独特理解,同时加入自身的思考。

罗伟章认为,“边地”从来都不是独立于整体性社会进程的他者,它是现代性本身有机的组成部分。“边地文学可以充分展示、叙述与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变异性,促进文化的更新转型及各种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

龚静染则从边地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痕迹,在当代的文学语境中怎样理解或者定义边地文学等方面畅谈了他的思考。龚静染直言:“尊重各种文化的主体性,无论其强势还是弱势,在此基础上提倡各种文化持有者平等对话。这种基于边地的方法论转型,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交流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