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几天时间走访下来,八成脱贫群众收入在增加,但就业培训针对性还需加强。”5月22日下午,凉山州越西县,大型安置区易地搬迁群众持续增收路径研究专项调研座谈会正在举行,省乡村振兴局调研组与越西县人社局、县发改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7部门面对面围座,讨论安置区群众增收路径。


(相关资料图)

易地搬迁安置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聚焦大型安置区易地搬迁群众持续增收课题,日前,省乡村振兴局专项调研组走进越西县,选取3个800人以上安置区进行蹲点调研。

感恩社区是调研组的第一站。社区集中安置了全县17个乡镇38个村共1420户7023名脱贫群众,是越西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

收入,是调研组关注的首要内容。“丈夫做什么工作?出去务工多长时间了?务工收入是多少?是否参加培训,家里种了些啥?养了些啥?”调研组采取随机入户的方式,走进感恩社区瓦七各各木家里,了解到瓦七各各木因为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今年没有经营卖鸡店铺,收入有所减少,调研组仔细记录情况,同时鼓励瓦七各各木过段时间把店铺继续经营起来。

从瓦七各各木家离开,调研组直接到6楼。“感恩社区属于楼房安置,必须要到最顶层看住户用水够不够。”省乡村振兴局一级调研员王强说。走进沙马曲衣家,沙马曲衣刚从县城打零工回来,一家7个人有5人务工,务工时长增加,收入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平时有水,但做饭高峰期水压不够。”听到这一情况,调研组当即把情况反馈给当地部门督促及时解决。2天后,感恩社区高层住户有了储水桶。

既调研收入,也关注就学。在新民镇瓦曲觉村,调研组走进监测户的日阿呷家里,她刚从内蒙古务工回家,现在安置区附近的烤烟基地务工。她介绍,家里4个孩子,2个在外读大学,2个在越西读高中和初中,目前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但2个在外读大学的孩子也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虽然现在辛苦,但孩子大学毕业后就会过上好日子。”的日阿呷说。

在越西县,调研组走访了3个800人以上安置点共76户脱贫户,户户有就业,适龄儿童全入学。调研组还查看了每个安置点的配套帮扶车间、产业园,了解经营情况和联农带农机制。76户脱贫户中,绝大部分收入相较去年都有所增加,但也有个别家庭收入呈下降趋势。

“增收和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必须分析出来。”每天晚上,调研组入住的酒店会议室灯火通明,对当天的调研情况进行梳理、讨论和分析。经过分析,增收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外出务工劳动力或务工时间变长,还有的脱贫户从事了薪资更高的工种;收入减少原因主要有照顾小孩无法外出务工,突发疾病或意外等。

“坚持问题导向,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大型安置区搬迁群众持续增收找准路径。”王强介绍,除了越西,调研组还将前往金阳县再选取3个800人以上安置区蹲点调研,每个安置区走访不少于20户农户,同时与当地部门开展座谈交流,最终形成安置区搬迁群众持续增收路径调研报告,就拓宽搬迁群众致富增收路拿出“硬举措”。

以大兴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5月以来,省乡村振兴局聚焦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关心期盼的切身利益问题,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三个重点”,选定12个调研课题,由12名厅级领导牵头,深入基层一线把脉“问诊”,从小切口入手解剖“麻雀”,梳理问题排查难题,确保主题教育见到实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