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四川在线记者从6月5日四川省民政厅召开的全省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在推进全省首批6个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县(区)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地名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建立地名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就,努力开创地名工作新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县59个、古镇102个,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以及名山大川地名更是星罗棋布。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认定保护、宣传阐释、转化利用等工作,推动四川优秀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省民政厅启动了全省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工作。今年3月,按照“县申报—市审核—省确认”原则,最终确定成都市大邑县、泸州市泸县、绵阳市梓潼县、广元市青川县、雅安市荥经县、眉山市东坡区6个县(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明确了“四个一批”试点内容,力争抓保护、促传承、创品牌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引领和提升全省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水平。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县(区)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大邑县建立13人组成的专家智库,组织227名社工队伍、本土乡贤等人才,建立镇村全覆盖的地名联络员制度,为试点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泸县在具有深厚地名文化内涵的村居、景区、街道、公园、建筑等,设立地名文化二维码,通过扫码阅读收听相应地名故事;梓潼县匹配20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开展地名普查、乡镇行政区划勘界、地名牌制作安装等工作;青川县确定了5个方面14项工作任务,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荥经县围绕打造沉浸式地名文化场景、经典地名文化旅游走廊,推动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东坡区聚焦讲好“东坡地名文化故事”,对苏辙社区、英勇社区等4个优质地名资源“一地一策”活化利用,推动地名文化故事“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景区”。

接下来,各地将继续做好地名文化资源挖掘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优势和力量,全面查清本地地名文化遗产情况,系统掌握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建立地名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要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健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做好地名文化宣传阐释工作。同时,大力发展“地名文化+”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探索完善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