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戴宁馨
8月,走进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的深山,密林深处潮热难耐,茂盛的叶子奋力“争抢”阳光,将林间小路悄悄“藏好”。背着30斤重的仪器,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观测系统研究站(以下简称“清原站”)的科研人员艰难穿行,寻找合适的点位,对森林里的树木进行一次特殊的“全身检查”。二十年来,清原站的科研人员扎根深山,在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领域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为国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作出重要贡献。
天刚蒙蒙亮,伴随着清原站嘹亮的起床号声,刚从漠河连夜赶回的研究员杨凯,一股脑儿地爬起来,也顾不上打开行李箱,就匆匆赶往研究了14年的实验林。她脚步轻快,娴熟地记录着植被的状态,对树叶等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
“你能看出来这些树有什么区别吗?”在前面带路的杨凯突然提问,记者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就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左边是落叶松人工林,右边是天然林。你别看人工林已经40年了,但它的土壤固碳量比天然林的土壤固碳量少1/3,因为养分聚集在不易腐败的松针里,导致人工林土壤肥力弱,固碳能力差。为此,我们通过混种阔叶树来解决这一问题,加快分解,提高固碳量。”
人工林不仅需要种得活,还需要管得好。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经占到57.83%,在北方生态屏障中担当主力。清原站的科研人员通过构建关于人工林的“评估—构建—经营”理论体系,加强对森林凋落物的管理等具体举措,成功评估了东北森林带对黑土地的保育作用以及有效治理办法,并探索出修复重度退化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为北方生态屏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森林生态系统对碳汇的贡献巨大,只有掌握森林碳汇的精准计量和形成机制,才能找到办法维持和提高森林碳汇。”清原站站长朱教君指着森林间的三座高塔向记者介绍,“这是三座综合观测台,依靠它们,我们成功实现了足不出户对森林的全覆盖、全时段监测。”
我国80%森林分布在山地上,清原站自主改进了原先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模型。指着大屏幕前密密麻麻的数据,朱教君自豪地说:“我们测算出这一片森林每年每公顷固碳量接近两吨,精确度比以前大幅度提升,把数据的不确定性降低了51%至58%。”
目前,清原站在东北地区累计推广森林保护、恢复、林下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应用面积达200万公顷。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7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