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有这么多成果。”4个月的实结束,吴可妮整理实鉴定表时,惊讶地发现一页A4纸已经写不下她发表的作品目录。

吴可妮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今年2月底,在学院统一组织的专业实下,她进入一家中央级媒体实。最初,吴可妮有些紧张,“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担忧促使她更细致认真地完成每项工作:选题会前准备多个选题,构想思路;反复阅读以往的见报文章,学写作框架;仔细对照发表后的文章和自己的原稿,思考编辑老师的修改用意……

“第一篇文章见报的时候,有满满的成就感。”吴可妮表示,投入和用心是不会白费的,而老师们的肯定更让她有充足的动力。在不断主动和部门老师交流后,她的选题通过率越来越高。4个月的时间,除了发表见报文章,她还制作了近20条视频,参与了大型直播连线,尝试公众号运营等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除了新闻业务能力见长,吴可妮觉得更大的收获在于工作时潜移默化中被涵养的人格品质。“和老师们接触多了,就会被她们身上那种特质所吸引和感染,温柔但有定力,自强而不自骄。”吴可妮告诉笔者,在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下,本有些不够自信、敏感的自己慢慢“解放天性”,闪光点被一个个挖掘出来,“大三这个阶段特别焦虑,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的情绪价值。”

据了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专业实》课程是学院全体学生大三下学期集中实践环节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6学分,时长为整个大三下学期。为了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在校本科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学院鼓励学生更多地到中央级媒体开展学实践活动,对专业实的全过程实施制度化管理——实前对学生志愿的征集和教育动员、实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中期检查、实汇报和总结。

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看来,实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环节,而优质实意味着大视野、大格局、严要求。“我们打造了一条‘实京广线’,实单位由学院统一安排,近7成学生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央视、中国青年报社等中央级媒体和知名互联网公司开展实,我们希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全面历练,既提升专业技能,更提升人格品质。因为实层次高,时间长,学生收获大,提升快。”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资料、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选题、怎样进行舆情监测和传播分析等技能提升了很多,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身上的那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永远保持热情,严谨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的孟阿敏,此前有过一段中央级媒体线上实的经历,相比线上,线下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整个团队的一分子在与大家并肩战斗,这段实让我对于新闻行业本身有了更深入的感知,是在课堂中无法感受到的”。

4月底,学院实指导小组专程走访各个实实训单位,进行中期巡视及检查,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召开实生座谈会;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指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认为,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对应用型学科而言,专业实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成长非常重要。

“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实践的重要性的认知不够,比如有的同学可能是跟风,没有把实实践放到人生规划中,思考我应该如何去做好人生规划。因此学院希望通过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的专业实,让高质量实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就业,同时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洪杰文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春剑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社工作,从事科技新闻相关采编工作。大三时,她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采编电视新闻,赶联播和整点的新闻直播间,亲身参与最严谨和最规整的电视新闻播出流程。研究生期间,李春剑还利用假期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体验,实过程中,她发现在“大厂”里做类似螺丝钉一样的运营工作,没有很大的成就感,于是坚定了她想要在媒体行业继续工作的目标和决心。

很多在校生寻找实机会时,常会担心学不到东西,或是要做低质量无意义的工作。但什么样的实才是高质量?

吴可妮的第一份实是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指导老师给她安排的工作是在公司新开发的App上,以用户的身份每周发布几条内容帖,定期和其他实生根据发帖数量和互动量,核算排名得出一份周榜单。工作的重复单调让她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又不敢提离职。但渐渐地,她在看其他人发布的帖子时,发现互动量高的内容贴和普通贴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便开始总结流量较高的帖子的异同点,从中理解用户需求,帮助自己建立用户思维。

高层次的平台或温馨的部门氛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实的高质与低质更多在于实生的态度。面对“不管你”的指导老师,也许主动沟通实目标和期待能让人眼前一亮;没人布置工作任务,也许观察单位运作模式或职场人际交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哪怕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也可以给未来择业减少一个错误项。关键是,要通过实一步步探索自己的职业目标,抱着学的心态脚踏实地工作,而不是盲目地“卷”。

在央视的实经历让李春剑养成一个惯,会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动态方面的变化和报道。“当时光明日报社面试有一道题目是如何用一句话来形容近些年中国科技的变化,我就用到了之前写科技新闻的时候经常看到的词‘从跟跑到领跑’,这是完全下意识的反应。”李春剑说,实经历无形之中为择业积淀了很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可妮为化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