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时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7周年之际,黔南州委、州政府以“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黔南新篇章”为题刊发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7周年贺词,全文如下:

在全州上下深入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满怀欣喜迎来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7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黔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相关资料图)

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67年峥嵘岁月,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只争朝夕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黔南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67年砥砺前行,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始终坚持发展为要,锚定发展目标,保持发展定力,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22年,全州GDP达1772亿元,保持全省第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59亿元,增长4.1%,排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455.24亿元,排全省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排全省第二。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8%。

67年奋勇拼搏,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重点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始终把发挥比较优势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想方设法锻造长板、打造特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努力探索地区差异化发展、协同发展的新路。2022年,全州集中资源要素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新增产值73亿元,初步形成以正极电池材料及电解液为引领的产业链条。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28万人,城镇化率达53.3%,排全省第三。火龙果、早春辣椒等11个优势单品产量产值均排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茶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规上旅游企业51家,过夜游客和人均花费分别突破1000万人次、1000元大关,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居全省第一方阵。

67年爱绿护绿,我们防治并举、筑牢屏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提质改造,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排全省前列。

67年思变求变,我们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增强动能,紧盯制约瓶颈深化改革,聚焦关键重点加强创新,持续营造改革创新良好氛围。2022年,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实践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汇编”,“减证便民”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在全国民族自治州率先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在全省率先消除外贸“空白县”。全州“三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379家,排全省第一。

67年坚守初心,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人民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施卫生健康大数据“聚通用”示范工程,率先开展养老服务设施“三级5类”示范创建。新(改)扩建普通高中15所、义务教育学校21所、幼儿园30所。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547个,带动16.94万户60.86万人增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43%,排全省第一。

67年风雨同舟,我们相向而行、携手并进,民族团结进步好花更红。全面贯彻近平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七个典范”创建工作为目标,以“六个一批”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在全国率先建成“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平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数量排全省第一,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征程万里风正劲,劈波斩浪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作出黔南贡献!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祝全州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编辑 何  广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