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韦源口中学‘盘活’了,现在成了名校,今秋开学,我将把孩子从阳新城区转回家乡的韦源口中学读书!”一年时间,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韦源口中学从一所办学声誉和学生数日益下滑的农村学校,变成了周边百姓都想把孩子送进来的优质学校。
(资料图)
巨变,起自韦源口中学成为黄石十四中教联体的跨区域校区。
2022年7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教联体”的战略部署,黄石市黄石港区委、区政府迅速回应:由优势学校黄石十四中牵头,“携手”黄石十八中、湖北师范大学附属磁湖中学和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韦源口中学组成教联体,以此推动该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华丽转身”。
教师:提高“交流度”
“老师,湿衣服能否晾在电线上?”“不能!因为湿衣服是导体,电线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今年4月8日,在韦源口中学902班课堂上,物理老师吴清香结合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电学知识。
在30公里外的磁湖中学,语文老师徐霞此时正在为学生讲解对联的双关、谐音、叠字等修辞技巧,甚至由对联引伸到“梦”字,因为“梦”字下为“夕”,指“岁末”,上为“林”,指古代对联是由两块桃木雕刻而成。
“老师的课,很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顿时吸引了学生。可谁知道,吴清香和徐霞不是这两所学校的教师,而是均来自黄石十四中,这是“送教下乡”和“教师交流”的一个缩影。
自去年7月,韦源口中学、磁湖中学、十八中成为十四中教联体校区后,作为龙头校的十四中校区,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教师交流”活动。
▲黄石市市长吴之凌到磁湖中学校区调研
去年9月开学初,十四中校区选派郭君、徐霞、王熙彬、李诚、沈明等10多名优秀教师,分别到韦源口中学、磁湖中学、十八中三个校区交流、任教、送教,分别担任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他们把十四中校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了过去,为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诚在十四中校区是名师,当时带709班数学兼班主任,听说派到我们校区任教,那边709班57名学生中有55名自告奋勇地跟他一起来到了磁湖中学校区就读,让人很是感动!”磁湖中学校区党支部书记万文斌介绍道。
王东来和张纯,以前为磁湖中学校区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现在他俩分别交流到十八中校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德育副校长。“到十八中校区后,王书记和张校长分别擦亮了‘三亮两建一牵手’的党建品牌和‘六自教育’的德育品牌。”十八中校区校长张凯,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教联体校区党员干部交流所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韦源口中学、磁湖中学、十八中三个校区,分别派出冯立学、谭义胜、万娟、鲁静、涂幼红等教师、干部到龙头校十四中校区跟岗、交流、学习。如今,在数学、化学、道法、历史、地理等学科上,十四中教联体四个校区之间师资同盘、教研同步、平等互助的教学模式,已呈常态化,使这些薄弱校区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得益于近一年来80余场的研讨、磨课活动,韦源口中学、磁湖中学和十八中三个校区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8名,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12名。
学生:提速“回流度”
据了解,十四中教联体通过办学资源整合、互补、联动和共享,使韦源口中学、十八中和磁湖中学三个校区的“名校品牌”效应凸显,去年秋季开学,三个校区的新生入学人数比往年大幅增长。
“冬有热水,夏有空调,还是名校十四中教联体校区,在这里学习跟城里一样!”去年秋季开学,曾参加黄石城区某知名中学招生考试被录取的黄雨辰,最终还是选择了家门口的韦源口中学。
据了解,韦源口中学的对口招生小学有新港实验小学、柏林小学、六房小学等5所小学。这5所小学每年小升初700余人,往年入读韦源口中学的不足500人,要外流200人左右,多数去了阳新县城和黄石城区的学校。
▲十四中教联体组织语文老师一起搞研讨
“去年7月,成为十四中教联体校区后,新生入学人数上升到了570人,预计今年秋季入学,新生可突破680人,入学率达97%。”韦源口中学校区党支部书记柯振海介绍。
“2021年秋季,我们校区共1600名学生,2022年秋增加到1720人,成为十四中教联体校区后,净增了120人,初一新生有10个班。”十八中校区校长张凯介绍,今年秋季,预计新生又要扩增两个班,达到12个班级。
磁湖中学校区是一所新建学校,前身为十四中沈家营校区,投资1.6亿元异地重建于大众山麓,成为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幽静的环境,爆表的颜值,优质的教育,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趋之若鹜。
“去年9月1日,新校区投入使用时,学生人数较2021年净增350人,达到1690人,预计今年秋季将突破2000人。”磁湖中学校区党支部书记万文斌介绍,甚至在6公里之外的市府路小学毕业的孩子,家长也托人来“说情”,想读磁湖中学。
据了解,不仅是新生入学人数爆涨,作为教联体的三个薄弱校区,近一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外面“回流”。仅韦源口中学,去年秋季和今年正月开学,从阳新县城、黄石城区“回流”的学生就有15人。“这种新型的‘择校热’现象,有效地缓解了十四中校区‘大班额’难题,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获得了教联体所带来的‘红利’。”黄石十四中教联体总校长胡清华介绍,自组建教联体以来,三个薄弱校区同比增长的新生入学人数和从外校“回流”的学生人数共达600人左右。
这就是“教联体”所带来的魅力。这种魅力,还辐射到了一江之隔的黄冈市蕲春县。今年4月25日,该县彭思镇茅山中学乘湖北省乡村振兴区域结对的东风,申请“加盟”黄石十四中教联体,预计今年秋季,正式成为该教联体跨地区的成员校区。
至此,黄石十四中教联体火爆“出圈”。
学校:提升“满意度”
踩着时代的鼓点,黄石十四中教联体的建设正走在“跨越式发展”的路上,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
“孩子转回乡下的韦源口中学就读,成绩反而超过了在阳新县城就读时的成绩,真是让人惊喜!”韦源口中学校区804班一名“回流”学生的家长感慨道。
这句肺腑之言,只是家长对十四中教联体校区高度评价的一个缩影。
▲十四中教联体组织教师送教韦源口中学
据介绍,韦源口中学、十八中和磁湖中学三个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对此,黄石港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智全表示:“由优势学校牵头,对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全方位引领,缩小校际办学差距,以此促进黄石十四中教联体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此前,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邹德智在黄石地区调研省级教联体试点建设工作时说,评价教联体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回流”。
蕲春县茅山中学的申请“加盟”,韦源口中学、磁湖中学和十八中三个校区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回流”,正是“教联体”的满意度和评价指标的落地生根。
去年7月,磁湖中学新校区落成时,湖北师范大学校长李宏、黄石市副市长李丽等领导亲临现场揭牌,李宏校长表示,努力将磁湖中学打造成湖北师范大学教师子女就读的基地校。此后,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之凌莅临黄石十四中教联体磁湖中学校区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教联体办学,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此,黄石港区区长冯雨表示,将不负领导重托,进一步推进全区教联体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优质学校,让家长享受到公平而又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据了解,截至目前,黄石港区共成立4个教联体:八中教联体、十四中教联体、广场路小学教联体和中山小学教联体。其中,十四中教联体已被评为省级试点教联体。
如今,放眼湖北,黄石港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已抓住历史机遇,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激活了一“港”春水,站上了黄石乃至湖北教育改革的“桥头堡”。
“湖北通过转化第一批试点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批建设样板和模式经验,同时推动第二批试点逐渐向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延伸,有力推进教联体建设提质扩面。”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表示。
“教联体”就像一面旗帜、一盏导航灯,正在引领着湖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渐渐进入佳境。(图片由黄豹 董纯欲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