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成都观察 王柳
(资料图片)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村村民不曾想过,因为这一现象,身边的林盘能为云桥村带来一笔约3.5万元的经济收益。
“钱虽不多,但意义非同寻常。”云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春说,守着“绿水青山”的云桥村,一直在寻求“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这次的交易,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肖春提到的“交易”,正是郫都区近日完成的成都市首例生态类碳汇交易。交易是如何完成的?有何意义?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释放生态红利惠及水源保护区
1月5日一大早,云桥村村民张凤群拿着清扫工具来到吴家院子林盘,将掉落在地上的枯枝败叶扫到一旁,再将杂草清理了一番,“冬天落叶比较多,要及时清扫,维护好林盘的环境。”
像这样的林盘,云桥村一共有22个,辖区内还有2个湿地。“云桥村的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守着这样的生态本底,肖春却没想过搞乡村休闲产业这条路,“我们这里是郫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成都市水六厂取水口就位于我们村,发展受到严格限制。”
散落在成都平原上的川西林盘
据了解,在郫都区内还有不少村的情况和云桥村类似。作为成都市重要的水源地,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七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涉及三道堰镇、唐昌镇、安德街道3镇(街道)34个村(社区),总面积63.48平方公里。
“在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如何让这些地方的生态资源转化出经济效益,惠及当地百姓,一直是我们思索的事情。”成都市郫都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机遇出现在2020年。当年,成都市开始推行“碳惠天府”机制,其内容之一就是开发项目碳减排量(简称“CDCER”),并通过碳中和公益行动进行消纳,使碳减排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呈现经济价值。
2022年,按照成都市发布的造林管护、天府绿道等碳减排项目方法学,郫都区开发完成生态类碳减排项目,其中就包含了云桥村的22个林盘和2个湿地。经计算,整个项目共实现减排6470吨,其中约880吨的减排量来自云桥村。
不久前,这6470吨的减排量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以27.8万元的价格售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发布后,完成的首例生态类碳汇交易。
在这次交易中,除去相关费用,云桥村获利约3.5万元。
计入期内带来持续经济价值
记者了解到,6470吨的减排量是由林盘、绿道、湿地、测土配方施肥4大类13个碳减排项目的减排量加在一起得出的总量。
每一类生态产品的减碳量具体如何计算?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成都市在2020年发布了8个“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让每一类生态产品的算法都有据可循。
郫都区境内的绿道
负责本次碳减排量审核单位,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根据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通过林地面积和生物质碳储量年均增长量计算得出,每一种林地种类的生物质碳储量年均增长量可采用默认值,所以该林地种类的面积越大,算出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大。”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此次计算碳减排量的所有林盘,必须按照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中对川西林盘的相关要求进行保护修复。
以云桥村为例。肖春说,该村22个林盘都在2019年前完成了保护修复,“通过宅基地整理的方式,我们把林盘里居住的村民安置到了集中居住区,林盘里的房屋拆除后,进行了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并组织人员对整个林盘进行日常的管护,比如清理残败树叶、监督湿地禁止钓鱼等。”
审核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签发的6470吨碳汇量,是从项目开始时间截止到2022年6月产生的,其中川西林盘项目的开始时间从保护修复完成开始计入,“按照成都市‘碳惠天府’相关方法学,川西林盘有20年计入期,原则上说,只要计入期内没发生其他变量,项目碳减排量就可在计入期内持续计算。”
“这意味着,这些林盘会给当地持续带来经济效益。”在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看来,这次的碳汇交易探索,是当地对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的一种有效探索,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在“双碳”中寻求更大空间
此次交易的购买方,是成都郫都区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该园区正在实施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需认购1.5万吨的碳减排量来抵消园区企业的部分碳排放量。“未来我们还将购买8530吨碳减排量。”园区党群部部长王健介绍。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郫都区完成的此次交易,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
“目前国家层面的碳交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行碳排放配额制的强制市场,目前仅纳入电力行业(火力发电),交易标的为配额指标(CEA);另一种是自愿减排市场,其交易标的是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签发的碳减排量(CCER)。CDCER是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根据事先发布的项目减排量方法学所签发,属于国家层面外的地方碳普惠市场。”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中和部负责人罗朝劲介绍,地方碳普惠市场和国家层面的碳市场目前是不相通的。
不过,这样的境况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变。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环境交易部总经理吴茜介绍说,自愿减排市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虽然国家层面的项目减排量的签发已于2017年暂停,但随着‘双碳’目标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重启工作应该会很快了,一旦重启,类似此次成都开发交易的碳减排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发成国家级的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上交易,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成都市郫都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区将继续以生态类碳汇项目开发为抓手,深挖饮用水源优势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换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反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更多“金山银山”。
郫都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