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蒋京洲


(资料图)

2月21日,全省检察长会在成都召开。四川在线记者注意到,今年会议在邀请到专家咨询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的基础上,还特别邀请到省内多所高校法学院院长和由行政机关专业人员担任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出席会议。

据了解,此举在全省检察长会中尚属首次。

作为全省检察系统最高规格年度工作会议,学界专家和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受邀参会有何感受?他们又关注到哪些会议内容?四川检察机关“开门办会”有何考量?对于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意义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四川在线记者进行了采访。

谈感受:

对近距离面对面沟通充满期待

“邀请高校法学教师参与全省检察长会,这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创新之举。”谈及首次参加会议的感受,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山用“充满期待”加以形容。

陈山表示,此举拉近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各职业人员间的距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会议上,他了解到过去五年四川检察机关转型变化,未来五年全省检察工作的整体规划和2023年度重点工作举措。他认为,从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这个层面上看,省检察院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外界充分了解、认同四川检察工作提供了良好窗口;对高校法学教师来说,则能够深入了解到在检察业务中面临的诸多法律实践前沿问题,从而对法学理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把握得更加精确,更好指导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严谨务实的会风和详实深刻的报告,让首次参与此类会议的特邀检察官助理、省森林和草原资源总站工作人员张翅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感受到法律监督机关一贯的严肃认真态度。”张翅告诉记者,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平时更多是通过参与案件扮演“外脑”的角色,为检察机关案件办理提供一些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

通过参加全省检察长会,张翅认为“拓宽了自己的思路”。通过近距离了解检察机关办案理念和法律监督的方式方法,也提醒自身在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中一些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站在行业管理的角度优化工作,形成治理合力。

谈关注:

深度融合带来更多发展可能

会议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检察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后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数字检察”建设引起了陈山的注意,被写在了他的参会笔记中。

“实际上,我特别关注报告中提及的要加强检校合作与深入推进数字检察工作的内容。”陈山告诉记者,数字检察与检校合作是共同推进、共同建设的关系,希望能够把高校在科研和办学上的特色与检察工作理论与实践需求充分结合,在不同类型的高校设立不同主攻方向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中心,为四川数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在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的履职工作中,张翅参与了多件涉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为检察官办案提供支持。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公益诉讼发展,深化与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成为了她在此次会议上关注的焦点。

“作为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对市州有指导和监督的责任。与检察机关密切合作,从业务发展的角度上看是我们一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整体的监督力度。而从整个自然资源保护事业来看,我们实际上目的一致、方向相同,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长远利用发展而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张翅说。

谈意义:

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争取理解支持

邀请法学专家和特邀检察官助理出席会议,作为检察机关有何考量?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符尔加。

“过去我们经常邀请专家咨询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俗称的‘三大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出席会议和活动。”符尔加告诉记者,“今年党组又专门决定邀请法学专家和特邀检察官助理参加检察长会,是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外脑’帮助我们把脉,提升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专家与特邀助理与检察工作关系密切,通过这次会议,他们会对未来检察工作中一些新的部署,有更多理解和支持。

以数字检察建设为例,要回答在四川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既需要法学专家的建言意见,也需要高校多种资源予以支持。推动业务强检,也需要各个行业的“行家里手”为检察机关提供支撑和协助,特邀检察官助理正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从检察工作大局来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检察工作,也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打造“四川样板”的必然要求。“得到各界广泛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现代化才有支点。”符尔加表示,近年来四川检察机关持续推进检察开放工作,从“开门办案”到“开门办会”的拓展,实际上也传达出检察机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动向外开放,倾听各界声音、接受外界监督的行动和决心。

在陈山看来,把检察工作做好、把法律监督案件办好,就必须坚持开放理念,增进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认同,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更好地体现、落实到检察实践中。“开门办会”的举措,传递出四川检察机关切实转变工作方法,凝聚广泛共识的姿态,意义深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