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在5月19日召开的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大会上,《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亮相,最高奖励资金达50万元。


(相关资料图)

“真金白银”激励的背后,透露出哪些信号?

以企业为主体

打造人才和平台“蓄水池”

建立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人才“三库”,鼓励行业企事业单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站点,支持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四川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路)科技创新平台认定……《措施》的前两点聚焦明晰——人才和平台。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们将建立人才和平台两个‘蓄水池’,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交通运输厅科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交通行业将建立起创新人才梯队,在人才方面将建立“三库”——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库、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库和创新团队库,定期组织申报并评选入库;入库人才优先推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人才计划,优先支持其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在平台方面,将由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四川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路)科技创新平台的审核认定工作,打造一批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

《措施》里多次提到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例如,“鼓励行业企事业单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站点”“支持行业企事业单位牵头创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行业企业自主开展研发平台建设”。

“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上述负责人说。在四川交通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企业年研发投入超过7亿元,企业发明专利占行业发明专利总量超过89.6%,省部级以上科技奖获奖项目由企业参与的占比达93.7%。本次召开的创新大会上,就有38家企业、21家科研单位或高校的代表人员参会。

聚焦重点领域攻关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得益于行业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四川交通在挑战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建设难题方面不断突破极限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四川正在着力打造全国综合立体交通“极”,行业科技创新又将在哪些方面着力?

首批科技创新平台可见端倪。本次大会上,首批13个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接受了授牌,含10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软科学基地,其研发方向涉及交通运输行业勘察建设、运营养护等全生命周期,以及数字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领域。

四川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将聚焦高原山区道路交通技术、绿色低碳、交通新基建技术研发、山区航运等4个重点领域进行科技攻关。紧跟交通建设向高原山区延伸步伐,持续攻坚特大桥隧、特殊结构、防灾减灾、生态环保、安全运营、抢险救援等系列技术难题,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路域生态保护等系列技术创新,深入开展车路协同试点,推动低碳智能装配化组合桥梁、路面无人化施工等技术优化升级等。

打破科研和成果转化之间的壁垒,《措施》还明确,鼓励和支持依托建设项目开展“四新”技术(在行业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再创新。此外,四川还将探索统筹利用建设项目工程研究试验费,做好共性关键技术的持续研发,构建有组织的科研机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