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三国演义》中,开头语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没有永远的王朝,也没有不死的帝王,但凡朝代更迭,必然出现血流成河的场景,脚下无不堆砌起累累的白骨,而皇族中,也势必受到了新朝的迫害,往往是以被灭口为结局。历朝历代中,不乏其例,可看到末代帝王的悲惨命运,但是,作为清朝末代皇帝的溥仪,他与皇族的命运堪称幸运知己,不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耻"那般,多少皇妃公主被折磨致死。
当然,满清皇族中,幸运的人不少,而其中溥仪的妹妹韫欢更具传奇色彩,她人如其名,富有诗书而文雅高贵,作为溥仪最年幼的妹妹,也是醇亲王府的七格格,韫欢的一生被分为了两部分,先是从小享受了人上人的荣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下半生则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勤勤恳恳的做一名"园丁",教书育人,还得到多种"模范教师"的头衔,在无欲无求中,活了83岁,直到2004年过世。
世人常说"满清兴于摄政王,也亡于摄政王",此言之意,在于满清建立之初,是摄政王多尔衮带领了八旗铁骑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入主中原,统一了全中国。而亡于摄政王,指的是清末最后一位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他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日落西山的满清止不住灭亡的脚步,低调沉稳的载沣倒也没有过多的想法,毕竟清朝气数已尽,非自己一己之力所能够挽救的。因此,当后来溥仪多次策划复辟的过程中,他还屡屡的拒绝,甚至斥言不可逆天而行。
这载沣一共有7个子女,其中韫欢是最小的女儿,世人称之为"七格格",由于是老来得女,因此,载沣对韫欢是异常的宠爱,视若为掌上明珠,给予了百般的疼爱,而韫欢自幼受到了父亲稳重淡泊的性格所影响,从小到大,性情便少了分娇气,多了分恬静。而且,在此情况下,她与溥仪这位亲哥哥自然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应该说,如果韫欢不是生活在那段动荡不堪的年代,她也许如她名字那样诗情画意般潇洒,无拘无束,淡泊人生。
但是,历史不容假设,当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溥仪从战犯被特赦成为一名普通功名,这背后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似与韫欢并无瓜葛,可却都牵扯着各自的一个"隐身份",那就是"满清皇族",好在韫欢性情温和,身份问题虽然受到世人的指点,但是她并无怨言,对事情看得很开,先是将祖传的许多古董和地契上交国家,而后,经过了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一位教书育人的"园丁"。
半个世纪以来,韫欢在教育界辛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她不仅精通业务,同时敬业精神也受到了同事们的钦佩,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各种各样的"模范教师"的头衔也接踵而至。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韫欢也遇到了她人生中的另一半,同是一位人民教师的乔宏志,最后两人喜结连理,互相扶持,婚后也很快有了孩子,但是,命运波折的她,7年后,又一次迎来了噩耗,相濡以沫的丈夫因病去世了。
家庭的病故并没有打倒韫欢,反而令她更加的坚强,她一人一边打工,一边拉扯孩子,无怨无悔。1959年,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后回到了北京,且还暂居在韫欢的家中,兄妹二人多少年不曾相见,一见面时,一声"大哥"顿时情绪爆发,眼泪纵横。1967年溥仪去世了,1979年韫欢也从教育岗位上退了下来,且一直活到了2004年,享年83岁。
纵观韫欢的一生,半世富贵,半世平凡,人称"七格格",显赫的家族,高贵的身份,且围绕的身份展开,她的大哥是宣统皇帝,伯父是光绪皇帝,父亲是摄政王,应该说,在封建王朝中,这样的地位是无以伦比的。但是,性情淡泊无为的她,对于自己的一生表示非常的满意,并无缺憾。且在临终前,当着众人的面,还说了一席溥仪都不敢说的话:"我的家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历史的罪人,而我这一生能够有机会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