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丁宁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摄影报道

每个工作日,三六三医院犀浦院区16楼,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潘海鹏的日常和大多数医生一样:做手术或坐门诊,办公室陈设也大致相同。

他是有着62.3万粉丝、抖音视频总点赞量超过200万、单个视频播放量超过1926万次的“网红”医生。有时候去面馆,还有老板认出他,说是他的“粉丝”。

潘海鹏会在每周五编辑视频文案,把下一周的科普内容拍完。问诊室书柜里,藏着抖音在2020年颁发的 “南方健康年度健康科普贡献奖”,以及2022年成都市总工会颁发的“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潘主任讲故事系列》还获得“通用技术集团2022年度优秀科普活动及作品”。

视频里的他

从自我娱乐到医学科普 无意间拍出千万播放量爆款视频

潘海鹏没想过当网红。“2018年11月尝试玩抖音,上传的第一个视频是生活自拍,那时我怼着脸拍,还弄了一个小帽子在头顶上的特效。”偶尔他还会晒晒自己做的菜。“到后来,我发现有一些视频在做一些并不正确的医学科普,加上神经外科类的科普还比较短缺,就萌生了‘我也要发声’的正义感,很快我就下单买了设备。”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引起关注,潘海鹏做视频教大家分辨外科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能透水的是普通口罩,不能透的外科医用口罩,建议大家买外科医用口罩。”视频引来不少网友关注,有了粉丝后,潘海鹏聚焦自身的神经外科专业制作科普视频

“头痛做什么检查?”2020年6月11日,潘海鹏刚到成都工作头一个月,一次手术后,他在一段视频中抛出这个问题。随后他解释:“最常见的,脑血管超声、头颅核磁、头颅血管核磁,就能检查出问题了。”一夜之后,这条短视频评论量蹭蹭上涨,目前已超过1926万播放量、67.6万点赞、2.8万评论。

热度下,伴随的是对“人气”的不适应,还有家人的担忧—— “你搞这个干什么,你专心看点病人,没事陪陪家人多好。”潘海鹏这样回答:“做视频科普,一样是在帮助人,让我没见过的人、有这方面需求的人也能得到帮助。”

潘海鹏在办公室。魏冯 摄

“跑步后爱头痛——运动强度不要太高”

“生完孩子开始头痛——女性生产后,雌孕激素也会变化”

.....

他每天要抽时间回评论,也有很多患者通过短视频认识他,找他治疗。做短视频这几年,潘海鹏收获患者的信任,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家人也开始用行动支持他的“视频事业”。不仅经常转发、点赞,还会提供接地气的科普选题。

患者的信任、家人的理解、自我的成长,都是潘海鹏继续做短视频的动力。“我想通过短视频,传播更多神经外科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少走冤枉路。从医20多年,见过太多的人因病致贫,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科普尤其重要。”

目前,潘海鹏的科普视频拍了上千条。一部分是《潘主任讲故事》,主要是分享病例故事和患者求医经历,另一部分是《潘主任有话说》,主讲专业科普。下一步他打算把各个病种,比如头痛、脑积水、脑血管病等大类再细化成小专题分步讲解。

“做科普不只为了增加粉丝数量,获得点赞和评论,还想把神经科专业性的内容展示给更多的人,就算只有一人关注,我也会继续将科普做下去。”  潘海鹏说。

问诊室里的他

用PPT给患者解说手术利弊 患者咨询“都要回复到”才安逸

在63岁的患者李琴(化名)看来,潘海鹏是让她没有心理压力的医生。“他会给你解释手术过程,用PPT给手术患者讲他要切哪里的神经,利弊都给你说明白。”李琴也是昆明一名口腔科医生,在她眼中,潘海鹏特别喜欢随访。”我有时会吐槽他,说他是一个医学好手,但没必要一直回答外行人的问题。他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用来为患者做解释工作,所以我说他是工作狂。”

这一点在潘海鹏的朋友圈得到印证:潘海鹏有两个微信号,一共加了8000多名患者,每天会收到各类提问,他自己也会问问患者恢复情况如何。“现在每天会有40多条患者的信息,我专门制作近30个常问问题的答案放到收藏夹,如果不回复,我会不惯。”潘海鹏笑说。

潘海鹏正在做手术。三六三医院供图

“现在挂号的,一半都是从网上认识的。”潘海鹏表示,印象深刻的是甘肃的一对兄弟。“这对兄弟是我的粉丝,关注我两年了,哥哥和弟弟都是三叉神经痛,从甘肃坐火车来四川跨越千里看病。”

“终于见到潘医生本人了!”“ 我们从甘肃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来找您看病。”两兄弟看到潘海鹏时,陆续说出这些话,潘海鹏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当时这对兄弟已去过多家医院治疗,哥哥刚开始以为牙痛,还去拔了几颗牙。”潘海鹏本想着给他们同一天做手术,但哥哥吃了药需要7天后才能做,目前二人恢复情况良好,出院时很开心地和潘海鹏拍合照。

“在四川也有过一次遗憾。”潘海鹏说,他曾遇到一个颅骨结构特殊的女病人,平常手术半小时以内就能完成,最终花费四小时也没成功。“虽然这次‘失败的手术’,没有对患者后续的生活和治疗带来任何影响,患者也没有任何抱怨,但也让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没有翻越的山峰。”潘海鹏说,接下来自己会更加努力,也希望医学技术日渐成熟、医疗设备逐步发展,能帮到这些特殊病人。

生活中的他

爱听摇滚的“暖男” 有一点“选择困难症”

“都说医生不是神。”潘海鹏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潘医生经常会给同事们买小礼物,在今年三八妇女节,给女同事准备面膜;今年护士节的时候,还贴心地买了浴巾。他还经常会给同事们带不同种类的早餐,今年夏天还给大家买了补充维生素C的百香果。”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刘贤苹说。

潘海鹏还有点选择困难症,他会把一个外卖页面的所有选择看完。“现在我直接不选了,请护士长帮我代点外卖,帮我做决定。”

虽然吃什么要找人帮忙,但对于患者的大小事他坚持自己上阵,按照惯例,潘海鹏会把重要的医嘱说三遍。“问诊我要嘱咐患者,术后也要嘱咐患者,随访我还要把同一堆事嘱咐一遍。”

父亲对儿子的评价也是如此,对患者细心,对自己粗心。“海鹏很善良,心也软,大学就背着得了急病的同学去医院救治,但对自己粗心,刚当医生那会,西服搭绒裤,再配了双皮鞋,我和他妈看见就吐槽,他跟我说‘没关系,又不影响给患者看病’。”

工作之余,潘海鹏靠打篮球、旅游、听摇滚等方式解压。他最爱循环播放许巍的《曾经的你》。他说,他梦想仗剑要走的“天涯”,是患者需要他的“地方”——有他的问诊室、手术台,有他这些年义诊去过的边远地区,还有他的视频“评论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