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博物馆陈展着一件享誉全国,并多次代表中国“出差”,赴境外展出的早期瓷器——商代青釉瓷尊。

这件商代文物,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尊口部外撇,颈部内收,斜肩,深腹,底部向内凹陷,造型规整。尊口沿内侧有清晰的轮制留下的旋纹,肩部拍印有席纹,腹部装饰以篮纹,纹饰清晰。


(相关资料图)

器物表面和内壁施有光亮晶莹的黄绿色釉,釉面均匀,并留有釉滴。尊质地坚实致密,扣击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科学检测显示,这件青釉瓷尊是以高岭土做胎,胎骨为黄灰色,表面涂有釉料,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胎釉结合牢固,吸水率低。它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

在古文字中,“尊”本意是一只手托着一件器物,有崇拜、敬仰之意,之后延伸出尊敬、尊重、尊贵等词语。

生命奔腾,自然慷慨孕育一切,中原人在黄土、黄河的滋养中野蛮生长,以这件器物歌颂太阳、火种、天地万物。

端庄大方、朴实稳重,以这样的专属意义赋予青釉瓷尊,可见先民烧制它时的用心和巧思。

器身整体造型粗犷,直线构图鲜明流畅。细细端详,附耳侧听,那是商人龙鸣狮吼、天震地骇、雄浑勇猛之音。

它仅仅是一件原始瓷器吗?不,它还是一个文化符号。

“金樽清酒斗十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也指一种用以盛酒的礼器,此义后来也用“樽”表示,在商代陶器和青铜器中已很常见。

它盛装的只是酒水吗?不,文物里酝酿的,还有一个古老的中国。

专家解读

据郑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商代的青瓷器是中国瓷器的萌芽,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早期青瓷或原始瓷器。由于制作方法原始,成品率极低,流传于世的更是非常罕见。

这件青釉瓷尊,1965年出土于郑州商城西部铭功路西侧一座商代奴隶主贵族墓葬(M2)中。出土时已成碎块,散布于墓底各部,复原后基本完整,这种现象可能与当时流行的“碎物祭”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该件器物陪葬时是人们故意给打碎的。

在此之前,一般多认为我国的瓷器是从汉代以后才出现。青釉瓷尊的出土,将我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它代表最早的“China(瓷器)”,极大地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有力地说明,至少在距今 3500 多年前的商代前期,瓷器已经在中国烧制成功,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创举和贡献。(正观新闻记者 彭茜雅)

版权声明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