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文/图

●2021年,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体系的常态化运转,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探索形成“有人护、管得住、水清亮、产业旺”的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2022年,我省部署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遂宁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个市州选取一定数量的村(社区)进行“解放模式”创建试点


(资料图)

●2023年,我省将全面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明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推广,并将纳入全省河湖长制进驻式督查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全省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推广工作会。

12月8日,全省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推广工作会在眉山市举行。四川在线记者从会上获悉,从明年开始,我省将在21个市州全面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什么是“解放模式”?为什么要在全省全面推广?下一步又将如何推广?

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里的小河沟水质清澈。

试点成效显著,各地成功建成一批基层河湖管护示范村

“解放模式”是我省在河湖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基层河湖管护的典型经验。去年,在部、省、市等多级水利部门指导和支持下,一场基层河湖管护的改革与探索在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展开。

在改革过程中,解放村以“河长引领、三队协同”为思路,构建起“一室三队一超市”的村级河湖管护体系,探索形成了“有人护、管得住、水清亮、产业旺”的“解放模式”。

“河湖长制实施以来,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省大江大河面貌得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下称省河长办)副主任、省河湖中心主任刘锐表示,相比大江大河,人们对身边的小沟小溪重视不足、认识不够,致使农村河湖功能衰减、水域岸线侵占、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存在,而“解放模式”很好打通了基层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农村河湖治理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我省部署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遂宁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个市州选取一定数量的村(社区)进行“解放模式”创建。

据了解,根据今年省河长办制定的分级分类推广工作计划,雅安市设置村级河长的616个村社全部完成推广工作,成都、攀枝花、德阳、遂宁、巴中、眉山、甘孜州等7个河湖管护成效明显地区,及四川“一主四片”代表城市,有1054个村社已经创建“解放模式”,各地成功建成一批基层河湖管护示范村。

不仅是创建数量多,创建的质量也是亮点纷呈。各试点市州在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融合基层治理,创新管护做法,不断丰富乡村河湖管护具体举措,有效解决了一批农村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

例如,眉山市兰沟村成立“村集体+工商资本”的管理公司,市场化运作河湖管护;巴中市西厢村成立由退休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河湖评议队”,收集群众意见,定期对村级河湖管护工作评分;德阳市五星村以“评星”加“集星”方式,对自觉参与河湖治理的常住家庭和志愿者进行物质奖励,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

眉山市丹棱县龙鹄村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全省全面铺开,推广成效将纳入河湖长制重要考核内容

“‘解放模式’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刘锐介绍,通过前期在7个市州的试点推广,各地纷纷建立健全基层河湖管护体系,有效解决了一批农村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证明“解放模式”是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为此,省河长办研究决定,2023年将在全省21个市州全面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并在明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推广。其中,各市州要在辖区所有设村级河长的村社开展“解放模式”创建,三州地区可根据县市实际情况确定推广范围,但至少完成50%以上的村社创建工作。

为确保“解放模式”推广工作顺利进行,此项工作将被纳入明年全省河湖长制进驻式督查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此外,省河长办还将进一步加强督查检查、暗访抽查,掌握地方体系运转情况和推广工作情况,同时督促各市州加密工作培训频次,切实提高工作认识,确保2023年全省推广工作落地见效。明年6月,还将召开半年工作推进会,交流各地推广工作情况。

“解放模式”推广绝不能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刘锐也特别提醒,“解放模式”是对基层河湖管护体系的有益探索,是参考答案而非标准答案,各市州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在“解放模式”基础上融合地方特色做法,找到最本土的河湖管护模式,确保取得实效。

除了省内的推广,“解放模式”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展。据了解,水利部已将相关典型做法纳入了中组部河湖长制网上专题班和全国基层河湖保护监管能力培训班授课内容,黄河水利委员会也建议将四川基层河湖管护体系建设的经验在黄河流域各省(区)进行推广。

“‘解放模式’正成为我省除川渝河湖长制合作之外,又一项全国性河湖长制典型经验。”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