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南邨
(资料图)
蝉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其同种异名、俗称也就特别多。汉代扬雄《方言》说:“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蜋蜩,秦、晋之间谓之蝉。”这里说的“蝉”,正如现在人们说的“知了”,是蝉的统称;若细说各蝉,其异名、俗称之多,更是难尽其详。
以常见的蟪蛄、蚱蝉、蛁蟟三蝉为例:蟪蛄民间又称小蜻蜻、麦吱儿、吱吱儿、吱啦子、小热热儿;蚱蝉又称蠽蟟、马蠽蟟、麻季鸟儿、蜘蟟、蠽蟧、黑蝉;蛁蟟又称蒙古寒蝉、知了、熟了、伏凉儿、伏天儿、嘟啦子、得喽……其名有取之以形,有取之以声,有取之以时。现代以科学划分的叶蝉科、蜡蝉科等诸多蝉类,古人并不以“蝉”视之,而今在大众眼里也是无名之辈,多以“虫子”“蛾子”呼之,以为它们没个“蝉”样。
蝉,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诗经》,有“螓”“蜩”“螗蜩”三种。《尔雅·释虫》记蝉有七种:“蜩,蜋蜩。螗蜩。蚻,蜻蜻。蠽,茅蜩。蝒,马蜩。蜺,寒蜩。蜓蚞,螇螰。”在这几种蝉里,是否有蟪蛄、蚱蝉和蛁蟟呢?且以《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所言各蝉的形体、声音对比来看:“蝒,马蜩,蜩中最大者为马蝉”,它不就是蚱蝉吗?“螗蜩,俗呼胡蝉,似蝉而小,鸣声清亮者也”,像似蛁蟟;“蚻,一名蜻蜻,如蝉而小有文者也”,当是蟪蛄。如此对照是否准确,不妨再以几位古人的记述印证一下。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草木虫鱼作过实地调查研究,他说:“蝉,诸蜩总名也……《尔雅》《淮南子》、扬雄《方言》、陆玑《草木疏》、陈藏器《本草》诸书所载,往往混乱不一。今考定于左,庶不误用也。”他接着说:“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曰蝒,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蚱蝉即《尔雅注疏》“蝒,马蜩”,已确定无疑。
在蚱蝉之后,《本草纲目》还记载:“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蜩如螗’者是也。具五色者,曰蜋蜩,见《夏小正》……小而有文者,曰螓,曰麦蚻。”这里说的几种蝉,以其形色看,前一种像似蛁蟟,后一种像似蟪蛄,可下面所言又有相混之处:“秋月而鸣青紫者,曰蟪蛄,曰蛁蟟……小而青赤者,曰寒蝉,曰寒蜩,曰寒螀,曰蜺。”李时珍见过多种蝉,只是他为编修《本草》“搜罗百氏”“采访四方”,难以安住一地,对蝉作长期细致观察,辗转多处又无音像可作分析对比,虽有心考订,也难免有说不清楚的地方。
古人对蝉的观察记述、注释最为简明翔实者,当属南北朝人陶弘景。他由高官之职退隐山林后,对五种蝉作过认真观察,不但记其形体,还记其鸣叫时间:“蚱蝉……乃《诗》云‘鸣蜩嘒嘒’者,形大而黑,五月便鸣……其四五月鸣而小紫青色者,蟪蛄也。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是矣……寒螀九月、十月中鸣,声甚凄急。七八月鸣而色青者,名蛁蟟。二月中便鸣,名[~符号~]母,似寒螀而小。”所言蚱蝉、蟪蛄、蛁蟟三蝉,与今人所识其名、其时大都能对得上。
三蝉出洞蜕变最早的是蟪蛄,它个头最小,声音平直尖细,在芒种割麦之时就已开始出现。其若虫出洞时体上沾有泥浆,蜕变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多在不太高的树上鸣叫,人们循声望去,很容易发现它。今许多地方呼之“小蜻蜻”,乃是古称;“麦吱儿”“小热热儿”是以时而名;“吱吱儿”“吱啦子”则是以其声呼之。
蚱蝉是三蝉的主角,它个头最大,也最多,《荀子》说黑夜燃火“耀蝉”,诱捕的多是此蝉。它夏至前后开始出洞,声音平直响亮,人们呼之“蠽蟟”,亦非现今俗称,《尔雅·释虫》有“蠽”;清郝懿行《尔雅义疏》说马蜩:“今黄县人谓之蛣蟟,栖霞谓之蠽蟟,顺天谓之蝍蟟,皆语音之转也。”今“马蠽蟟”之称甚广,由“马蜩”而来。蚱蝉多在高树上鸣叫,然机敏高不过蛁蟟,也容易被人捕到。有言“螳螂捕蝉”,实际上乌鸦、喜鹊也捕蝉,当听到天空“吱”地一声尖叫,正是蝉被鸟叼住飞去之时,有人自夸办事很快,常比喻为“老鸹叼蠽蟟,吱啦就完”。
蛁蟟个头略小于蚱蝉,出洞多在大暑后,声音清亮婉转。时近立秋,谷子甩穗、高粱晒红米,待到处暑就要收割进场,因而有地方称之为丰收歌唱的“熟了”,与“知了”“伏凉儿”皆是以声而名。蛁蟟生存地域颇广,北京至福建、东海沿岸至陕西黄土高坡皆有。其古称螗蜩,又名“蝘”,“胡蝉”仅是一地俗称,正如江南谓之“螗蛦”一样。蛁蟟若虫出洞时正是池塘水满、杂草茂盛、蚊虫众多的夏末,夜晚不宜摸蠽蟟螝,它得以躲此一劫;羽化后其特点鲜明,体色暗绿,灵活机警,常居于大树高枝,善于转移,很难被人们看到;即使被人发现了,就是捕蝉高手也不容易捕到它,总是在捕竿还没到达时它就提前飞去了。
近百年间,在河南安阳殷墟、山东滕州前掌大商末周初墓地,多有考古出土的玉蝉,其种类多、造型美,皆是王侯贵族生前佩戴、死后随葬之物。古人说“礼,冠饰附蝉,取其清高,饮露而不食也”;“本生土中,云是蜣蜋所转丸,久而化成此虫,至夏登木而蜕”,可看作是对蝉生存的探讨。现在人们通过科学研究知道,幼蝉成长需要刺吸植物的根部汁液,蜕变后生存需要吮吸树木的汁液,既非喝风饮露,亦非蜣蜋化虫,所谓“清素”“高洁”,只是古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8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