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雨萌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成博 李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3月,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发现丝绸痕迹成为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成果之一,它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以前,三星堆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10月29日,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广汉举行,曾深度参与三星堆丝织品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再度发表主旨演讲。她以《三星堆丝绸的发现与意义》为题,层层剥开了三星堆发现丝绸的全过程,并表示三星堆丝绸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只证明三星堆3000多年前就使用丝绸,更能提供更多信息,帮助今天的人们理解三千年前的古蜀先民是如何表达宗教,如何思考宇宙和生死。
如何发现丝绸?微痕检测技术+显微观察
在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发现丝绸痕迹是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机构展开了学术攻关。“丝绸属于蛋白质,在几座坑里出现了严重降解,呈现泥化、矿化和炭化。加之三星堆出土文物大多有烧灼痕迹,燃烧和高温对丝绸的保存非常不利,同时,丝绸残留物和坑内的灰烬、泥土、各种器物混杂在一起,给寻找丝绸带来巨大挑战。”周旸说,在这种背景下,科研人员使用了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从分子层面去寻找丝绸的氨基酸序列,成为寻找三星堆丝绸的关键。
利用该技术,他们最先在4号坑灰烬层一件青铜器旁土样中发现长宽约3.8×3.1毫米的纺织品,经显微观察,明确其组织结构为平纹,结合酶联免疫分析结果,判定其材质为丝绸,这是首次在三星堆新一轮祭祀坑考古发掘中发现丝绸残留物。此后,他们对6座新发现祭祀坑均进行了仔细寻找。在3、4、6、8号坑,都有丝绸残留物或能够佐证丝绸残留物存在的丝素蛋白信号存在,7号坑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上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块丝绸残留物。
此外,科研人员还在一、二号坑的青铜眼泡、青铜尊口沿、青铜蛇、人头像等多种器型、数十件器物上发现大量矿化丝绸印痕。
发现哪些丝绸?绢、绮和编织物
三星堆发现的丝绸种类,根据显微镜下的形貌观察,包括了绢、绮和编织物。
据介绍,三星堆祭祀区目前发现的丝绸残留物,主要是平纹组织。不过这些丝绸经纬线的粗度、密度和捻度不一样,所以看上去似乎各有不同。在2号坑蛇形器上发现的丝绸残留物,织得就相对稠密,而3号坑发现的一种绢,就显得相对稀疏。2021年,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曹代武曾按照相关参数对这些丝绸进行复原,初看像普通纱布,但触感明显不同,有的硬挺有的柔软。研究人员猜测,柔软的丝织物可能用作衣服的可能性更大,稠密者可能用于书写载体之用。
周旸介绍,在2号坑出土的铜眼泡上,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绮。绮是一种高档的丝绸。此外,在2号坑出土青铜蛇的背部还发现了多层织物,其中最外层为斜编织物,而编织比纺织技艺更早,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带即采用最简单的平纹斜编。
有何意义?了解更多古蜀人天地生死观
三星堆遗址发现大量丝绸痕迹,对于认识丝绸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
周旸介绍,中国关于蚕桑的传说,大多与蜀地有关。“《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史记·五帝本纪》则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教民养蚕,传说嫘祖就是四川绵阳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人。《说文解字·目部》则记载‘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此外,古蜀人的神话体系中,蜀王也大多是关联生业、造福众生、谋求福祉的人神集合体,“蚕丛教民养蚕,鱼凫教民捕鱼、杜宇教民农耕、开明带民治水,传说蚕丛氏因穿了青衣到民间劝农桑而得名‘青衣神’。这些都说明3000多年以前,古蜀人极可能已经开始种桑养蚕。2000多年前的汉代,四川终于成为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源地,成都被誉“锦官城”。
事实上,最近几十年的考古一直在证实着蜀地丝绸织造技术的发达。成都百花潭出土战国铜壶上的采桑图、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前所未有的四部蜀锦织机模型以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都印证了蜀地织锦业的繁盛历史。
那么,3000多年前古蜀人为何会把大量丝绸埋进祭祀坑呢?
周旸表示,丝绸在古代有三种主要用途,一是祭服、二是尸服、三是常服。在《礼记·月令》中曾有记载:“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说的就是丝绸作为祭服的作用,并且亲自养蚕亲自缫丝做成祭服才能体现虔诚。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大量的青铜器、象牙、玉器、金器,原本都是存在于宗庙、神庙中的祭祀用器,出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埋藏过程中,丝绸或被焚烧,或包覆在青铜器表面,那么可能就具有了祭祀的意义。此外,丝绸还可以作为一种书写载体,把其上所书画的内容传达到另一世界。
不管基于何种目的把丝绸置于坑内,周旸都认为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亦是中华古代文明共同体中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秦并巴蜀,蜀地以及西南广大地区则陆续融入华夏。在一体化进程中,丝绸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同要素,神话传说、史料记载、考古发现均表明,关于丝绸,巴蜀和中原秉承着大致相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