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张彧希
(资料图)
12月9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C919大型客机是继运-10之后,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C919首架机交付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将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大飞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全国共有数百家企业参与研制。在四川,对C919正式交付翘首以盼的相关参与者不下千人。从机头到航电系统,再到机舱娱乐设备、灯光、广播,起落架锻件等,C919从外到内,从头到尾,都不乏“四川造”。
机头部段唯一供应商,来自四川
造机头,对位于成都的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民机”)来说并不陌生。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国产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AG600)、新舟700的机头都产自这里。对于国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他们是机头部段唯一供应商,项目伊始就参与其中。
C919机头长约6.66米,宽3.96米,高4.13米,重达2.4吨,体积、重量都创下新高;包括驾驶舱、前起舱、壁板、机头地板、舱门等几大组部件,涉及模块300多项,安装零件上万件,螺栓、铆钉等标准件更多达十几万件;还首次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制造、检测,飞机上超过60%的传感器设备都集成在机头上。
体量大、起点高,尽管成飞民机被业内称为国产飞机机头“专业户”,C919机头的研制过程也并不轻松。
自2008年以来,成飞民机陪同C919项目走过了工程技术论证—工程样机生产—设计出图—原型机研制—批产等历程。他们在中国商飞构建的命运共同体模式下,成飞民机大客项目团队挥洒汗水,推动着C919大型客机从图纸走向实物,从工厂飞向航线。
2008年,C919大型客机项目诞生之年,成飞民机派出联合专家团队赴上海参加大客项目技术方案联合论证会议,开启了长达14年的国产大飞机机头自主创新长征路。
此后,按照中国商飞总体计划安排,从2015年8月到2019年10月,完成合同约定内的2架静力试验机头、6架试飞试验机头交付。
2020年,随着研制任务结束,C919大型客机项目正式进入批产阶段。特别是今年夏季,大客项目团队经历了成都地区极端高温限电、闭环生产,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完成了新都园区C919机头新生产线建设及首架投产验证工作、装配工作,也完成了对适航取证试验的技术服务支援工作。
耕耘13年,他们为大飞机打造“眼睛”“耳朵”和“嘴巴”
航电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系统之一,是飞机安全、经济、便捷、环保运行的重要保障。
2009年,依托C919大型客机项目契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航电),搭建起民机航电产业发展平台。
作为国内民机电子先行者,电科航电选择与国际知名航电企业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法国泰雷兹公司合作,分别组建了从事通信导航系统的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CCAC),以及从事机载娱乐系统的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A),高起点、高标准地进入民机航空电子领域。
通信导航系统是飞机航电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之一,承担着飞机在起降和航行过程中地空对话、机内话音及数据通信、无线电导航等功能,相当于飞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经过不懈努力,RCCAC有力支撑了C919机载通信导航系统的交付、集成验证等工作。
对于乘客来说,机载娱乐系统就好比客舱的有趣“灵魂”,是民用客机中客户可直接体验的系统。电科航电和TCA研发团队携手打造了新一代本土化iWO机载娱乐系统。该系统结合最新技术,集传统机载娱乐系统和无线客舱系统功能于一体,首次实现乘务、乘客和吊挂间的三者互动功能,并预留卫星通信数据接口和地空通信系统接口,具备良好可拓展性和兼容性。
为了提升国内民机航电配套能力,电科航电还全面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客舱核心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研制工作。
这个系统是整个客舱系统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照明、温度、应急指示、广播内话等重要部分。信息系统领域是航电系统中一个较新的领域, C919大型客机信息系统承担飞机数据采集、信息感知、安防安保等功能,为飞行员、维护人员和运营人员提供信息显示、打印、存储等数字化信息服务,提高航空服务管理水平,减轻机组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机腿”——国产大飞机起落架锻件,由中国二重研发。起落架锻件的标准和精度要求非常高,以材料控制为例,一个起落架主起活塞杆重700多公斤,在下料的时候,正负不能超过5公斤,超过这个参数,就是废品;60台油泵驱使300吨液压油产生的巨大压力,要使压制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堪称顶级难度,成为“四川造”强大制造实力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