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2月9日,驶出三台县城,四川在线记者乘坐的汽车几分钟后就到了青东坝,这里是三台县纺织鞋服企业集聚区。进入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的大门,正前方的空地上正在施工,“员工的车越来越多,这里计划改造为员工停车场,未来可以多停300辆汽车。”该公司负责人徐志云说。


(资料图)

跟着他的脚步,四川在线记者一路经过多个车间。“2018年,刚刚投资建厂时,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厂区,当时这里的草有大概一米高。”徐志云说,他和员工们一起从除草做起,又对原来的车间进行了改造,使其适合纺织鞋服生产。

智能生产线来到家门口

记者走进公司最大的车间,整栋楼内都回响着缝纫机等的沙沙声。每个工位前都有工人在忙碌,一个从头顶垂下的吊钩,带着半成品衣物在不同工序间滑动。这是该公司今年新上马的自动吊挂生产线,通过自动移动的吊钩,可以大幅减少工序间的传递时间,至少可以提升生产效率15%以上。

同时,新的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统计每个工人的动态产出。四川在线记者走进一个工位,机器上的液晶屏清晰显示:当天该工位已完成了700件。“根据这套系统,每天下班前就可以实时统计结算薪酬。”徐志云说。

鸿星尔克西部鞋服产业园三台制造基地 (郭超英  摄)

在几年前,这里的许多工人都曾在沿海地区务工。徐志云是江西人,他在鸿星尔克集团工作多年,转战过许多地方的工厂。在他印象中,以往位于福建总部的工厂里,最高峰一个工厂有1万多名工人。

但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招工难等因素,根据劳动人口返乡的趋势,他们与三台县等人口大县接触,将厂址布局于此,从而解决招工难题。

事实也是如此,如今,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已有员工1200余人,是当地用工最多的纺织鞋服企业。如今该公司的服装产量已占该集团全国产量的近20%。

鸿星尔克西部鞋服产业园三台制造基地 (郭超英  摄)

而且随着相关纺织鞋服企业的集聚,也带动了面料、纸箱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落户三台县。“现在整个集团的西南中央仓就设在三台县,西南地区的电商物流都要在这里集散。”徐志云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台纺织鞋服企业的到来,并不是简单在此开设分厂,而是进行技术更新,他们采用了新的生产线,将劳动力、技术、先进管理等要素进行整合。

2021年9月,三台县招引的安吉纳体育项目,依托标准厂房,从落户到投产仅用时短短5个月。今年6月该企业签订了总投资30亿元、建设全省首个服装智能制造数字化产业园的合作协议。

群众增收 汽车越来越多

青东坝位于三台县城城郊,周边过去曾是三台县最早的一批工业企业,受限于当时发展条件,这里的企业一度发展艰难。

三台青东坝工业园区(郭超英  摄)

此后,在三台县发展纺织鞋服产业时,这里的厂房得到重新利用,如今已成为绵阳纺织鞋服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随着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的产能不断提升,2022年产值有望接近10亿元,公司未来将对原有厂房进行改造,满足扩产需求。同时,该公司也在改造停车场,准备满足更多员工上班通勤的停车需求。“现在1200多名员工,仅汽车就有200多台,未来还会越来越多。”徐志云说。

据三台县工信局统计,今年该县已为鸿星尔克、翰彬霖等劳动密集型鞋服纺织企业培养缝纫车工、针车工等技术工人3000余名。通过推行“企业下乡、门口就业”模式,盘活利用镇村闲置资产,支持翰彬霖、安吉纳、锦鑫泰等鞋服制造企业扩展规模,下沉乡镇建立分厂(车间)5个,累计带动8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就业群众人均增收12000元。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三台县还将发挥区位优势,在距离城南高速较近的西平镇,启动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初步规划1500亩土地,计划承接成都、重庆两地较为成熟、同时三台县具备比较优势的纺织鞋服、健康食品等产业。

一线声音:

三台县工信局局长魏全刚

今年以来先后组建4支专业招商分队前往福建、广东等地区开展“链”式招商活动20余次,通过“一企一策”定制税收补贴、人才补贴等优惠服务政策,累计招引项目25个、总金额249.5亿元。同时,创新资源招商、标准厂房等招商新模式,大力推进4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预计年底将建成20万平方米,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实现标准厂房完工后企业即可“拎包入驻”。

记者手记:

三台县是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一度有30余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如今,随着劳动力回流,三台县抓住当地优势,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道路,在健康食品、纺织鞋服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这为丘区农业县的高质量发展摸索了道路。

来自当地的一组数据显示:仅生产猪肉等初级农产品,其年产值约为10亿元左右,但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腊肠等生产加工产业发展,年产值可达73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