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翠绿茂盛的红树林层层叠叠,三两白鹭不经意间从身边掠过。周末,福建厦门翔安新市民张晋一家三口来到福建面积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打卡”。
“比想象中的更美。”张晋感慨,来之前他在网上已看了不少游玩攻略,仍收获满满的惊喜。今年30岁的张晋来自齐齐哈尔,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半导体相关工作。他说,翔安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经人介绍,他得到了这份半导体设备工程师的工作,一年收入有35万元,薪资相当于上一份工作的两倍。
(资料图)
“优厚的报酬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我。就职后,我发现来到翔安的收获还远不止于此,还有丰厚的人才补贴,孩子也能就读公办名校。我和爱人算了一笔账,我们工作3年加上积蓄就能在这座海滨‘大花园’贷款买下一套三居室。”张晋谈及未来的生活满脸兴奋。
翔安飞速发展的红利,让成百上千个“张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近年来,翔安秉承以城促产、以产兴城、融合互促的发展理念,在建设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产城人融合新标杆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规划先行 合理布局
穿过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一尊14米高的司南状黄铜雕塑映入眼帘,这尊黄铜雕塑名为“业翔民安”,雕像背后篆刻着“业以翔致高,民以安为本”。短短10个字,贯穿了翔安风雨十九载“以人为本、以产促城”的发展之路。
将视野拉升到百米上空,翔安新城片区内的厦门新体育中心和新会展中心都即将竣工,未来将承接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赛事和主题展会;厦门翔安机场、辐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城际轨道R1线等重大交通项目也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位于翔安区南部新城厦门市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将迎来数以万计的新市民……未来,这些大型基础设施将为翔安的腾飞提供更多承载空间。
近日,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首批柔性AMOLED产品出货,刷新了业内新产线达成交付速度新纪录。落户厦门11年,天马显示科技已建成多条生产线,总投资超1000亿元。
近年来,随着天马和中创新航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增资扩产,翔安区内已经形成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重点产业链群,成为厦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其中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产值均占据厦门市的“半壁江山”。
产业招人 政策引才
“636万元到账了。”最近,厦门中宏船务有限公司账户收到了留抵退税款,为公司资金运转缓解了压力。而在此前,受疫情冲击,这家以沿海及内河货运业务为主的船运企业订单数量受到影响,加上燃油费用的持续上涨,企业资金周转面临较大困难。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郭明津说,翔安区税务局和金海街道办事处及时走访调研,送来税收政策辅导和支持,帮企业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翔安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急企业所急,积极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水平;纾企业所困,制定出台并高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宽松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前来“安家落户”,为一大批人才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平台。
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翔安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大礼包。不久前,“益企飞翔”直播带策翔安区助企纾困政策宣讲会人才专场在翔安区行政中心举行。“对各类引进的名师名校长一次性给予40万元至120万元的安家补贴,新录聘的教师给予50万元至70万元的购房补贴;全职引进的卫生人才最高可获得每月1万元高层次卫生人才专项津贴、一次性安家补贴100万元,柔性引进人才给予每人每日最多5000元工作津贴……”直播中,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翔安“含金量”十足的人才、用工政策,获得翔安企业代表及广大网友点赞。
提升品质 美好生活
“2016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保障性租赁房,现在已经在洋唐居住区生活了6年。物业响应速度很快,哪怕是水龙头滴水这种小事,也会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免费修理。”年事已高的黄百川说,“住在这里,我们除了满意更感到幸运。”
洋唐居住区配建了两所小学、四所幼儿园,住在这里的孩子下楼或过一条马路就能轻松上学。读完小学后,孩子们还可能就读科技中学翔安校区。“出门步行十分钟就是翔安双十中学,不仅不用为了进名校绞尽脑汁,两个孩子每天还能自己上下学,真是太省心了。”2020年定居翔安的“新翔安人”黄一鸣感叹。
“幸福洋唐”只是翔安大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翔安产业、民生两手抓,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城区发展的基石,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留住人。
目前,翔安区域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同时,翔安还设立了全市首家老年康养医学中心和首个福利性托育园,就近看病已成现实;翔安首创奥特莱斯是一座高端商业综合体,年底投入运营。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