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文/视频

“你看,这是我画的手术操作示意图。”1月6日上午10时,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正在办公室为下一台手术做准备。在一个脊柱矫形工作群,他提醒其他医生“整个操作小心谨慎看清脊髓,小心置钉”。最近,科室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梁益建也在带领团队和其他科室一起对患者进行会诊。


【资料图】

多年来,梁益建养成一系列“惯”——保持睡4个小时惯、术前一晚花1—2个小时准备、花1—2小时锻炼身体,这些“惯”的养成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作为国内顶尖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梁益建让上千名脊柱畸形患者“挺直脊梁”。

梁益建正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除了治病救人,一年来,梁益建还在思考“医生”这一角色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梁益建看来,老百姓最关心谁是优秀的临床医生?谁能治好病?他发现,目前临床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还相对较少,同时部分医生临床技能不足、部分医院临床培训不够。

采访中,梁益建谈到令他感触颇深的一次经历。“我去一个县的医院进行骨科指导,对方说他们最需要我们支持‘科研’。这让我思考,县医院为什么这么重视科研?”后来,梁益建了解到,很多医生如果不做科研,会直接影响到收入、职称或学科建设结果。在梁益建看来,作为人民医院,重点应该是给人民看病,因此他建议适度调整医护人员的培养与考评方式。

“在医生培养上,应让医生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医生就该看病,医学教授就该带学生,医学研究员就该搞基础科研。一个人很难同时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好的临床医生和优秀的教育家。”梁益建建议,应在医院培养更多优秀临床医生、临床医学家和医学大师。“每个医生精力有限,作为医生就该为人民看好病,学好本领。”

在关心患者的同时,梁益建也很关心在防疫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吃两个鸡蛋,喝250毫升牛奶,这是‘纪律’,希望大家听得进去。”梁益建经常在团队群里面叮嘱医护人员提高自身免疫力。

展望

希望我们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临床医生、临床医学家,为人民服好务。相关部门或机构能分阶段给予抗疫医务工作者奖励,关心关爱医护人员。我准备将这两个“声音”带到今年省两会上,为健康四川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