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4日,四川省节水宣传暨公共机构节水成效展示活动走进成都东安湖公园,来自全省31家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活动。


【资料图】

游泳馆 燕巧 摄

成都东安湖公园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和主要赛事举办地。总面积5061亩的东安湖公园,其水域面积接近三分之一。坐拥丰富的水资源,公园内很多地方却用上了节水“黑科技”,游泳场馆便是典型代表之一。

游泳馆一般都是“耗水大户”。据了解,国际比赛可以在标准游泳池中容纳210万—250万升的水。在正常情况下,游泳场馆需要定期换水。

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的游泳场馆却是“节水标杆”。

游泳馆 燕巧 摄

走进东安湖公园游泳场馆内部,湛蓝的泳池水清澈见底,弯下腰仿佛就能触摸到池底。“整个游泳池的水实现了水资源的100%循环再利用。”负责游泳馆水质维护的科瑞德水处理主管黄云龙说。

具体如何实现水资源的100%循环再利用?黄云龙带大家走进游泳池下的一间“地下室”。

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3个巨大的罐形容器,名为可再生硅藻土过滤器。泳池里的水实现100%循环再利用的关键“黑科技”就在这里面。

硅藻土过滤器 燕巧 摄

“每天泳池中的水都会经过游泳池池壁的出水口,进入过滤器进行净化处理,可以处理90%的杂质,净化后的水再通过回水管道重新进入泳池。就像人的血液,在不断地流动、更新,以保证水质的清澈。”黄云龙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类似面粉颜色的可再生硅藻土,在吸附了杂质后变成了淡黄色。与传统的石英砂过滤工艺相比,可再生硅藻土精密过滤工艺的精度更高,处理后的水能够达到再次利用标准,从而减少水量消耗,达到节水目的。

过滤器里的硅藻土 燕巧 摄

据了解,成都大运会游泳场馆内的游泳训练池、游泳比赛池、跳水比赛池都配置了这样的独立池水循环系统,为场馆保障世界级游泳比赛水质。

除了游泳场馆的节水举措,在东安湖公园内,还广泛种植着油松、黑松等耐旱树种。“种植耐旱树木,也是节水举措。这样就不需要对其进行经常浇灌,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节水优先,机构引领。”四川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全省节水型公共机构的建设,通过向社会和公众分享节水型公共机构典型案例和经验,进一步普及节水知识,增强节水意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