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基于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诉求,在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大思政课”中厚植爱农情怀的实践理念,既是高校服务社会和激发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组织新活力的现实需求,又是扎根中国大地、培育爱农兴农新型人才的应有之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政育人工作,应牢牢把握爱农情怀教育,统筹课堂学习“第一课堂”、拓宽乡村实践“行走课堂”、立足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统筹课堂学习“第一课堂”,筑牢爱农情怀教育思想根基。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爱农情怀的主阵地,要以课堂学习为抓手,在各专业课堂学习中融入爱农情怀教育,构成全课堂爱农情怀育人的新教育格局。一要聚焦农业强国建设,优化“思政+新农科”专业化课程。新农科人才作为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既要在专业领域中“钻厚板”,也要在思想铸魂上“凿深井”,改革传统农业教学内容与模式,将农业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农业强国建设推进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经验科学有序地融入课程素材,进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二要深耕爱农知识元素,完善“思政+通识”常态化课程体系。既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农知识元素,把赓续农耕文明与培育爱农情怀结合起来,又要浸润时代人心,结合国际国内时事进行阐发,进一步开设如“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等富有爱农情怀特色、符合时代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常态化通识教育课程。三要紧扣爱农情怀教育,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体系。

拓展乡村实践“行走课堂”,探索爱农情怀培育创新路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要在社会生活中讲。实践活动是实现爱农情怀内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要发挥乡村实践在塑造全方位爱农情怀上的综合育人作用。一要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校乡合作教学实践基地。依托地方政府、企业、乡镇等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校乡合作综合育人课程,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等人才培育方式,开展涉农实习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项目,在专业技能的深入学习中强化育人水平,为农业强国培养更多跨专业复合型专门人才。二要坚持知行合一,建设乡村社会化服务劳动阵地。要充分发挥乡村劳动阵地,以乡村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定时定期开展“三下乡”、田野考察、“三农”专项服务等,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实践活动中穿插讲授爱农情怀知识元素。三要强化引育留用,完善全过程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思政教育要发挥人才引领的带队伍作用,通过学习解读相关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饱含爱农情怀的青年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要系统优化爱农人才培训机制以及发展规划,建立思政教育、农林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学生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的组织链条,抓好人才培训的转折点。找准留用人才领跑者,选树各领域爱农青年典型,以理论宣讲、思政座谈等形式向当地传统村民、个体商户、在校大学生反哺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兴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队伍。

立足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构建浸润式爱农情怀育人体系。讲好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践,相互渗透、彼此促进,打造“三全育人”系统施教工程。一要聚力内培外引,形成爱农情怀“大先生”师资队伍。要高度重视“思政理论人才+涉农专业人才+地方实践工作者”教师队伍的内培外引建设。既要聚焦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与涉农教授的专业优势,通过小组讨论、结对帮扶形式,不断整合优化师资力量,扩大跨学科教师比例,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又要引进农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乡村“大户”“能手”等乡村振兴工作者,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组建具有感染力、实效性、混合式的“大先生”师资团队。二要深化数智赋能,创新爱农情怀教育云端生态圈。一方面,要搭建爱农情怀教育云平台,以“思政+乡村振兴”同向聚合为准则,引入数字化、场景化、可视化学习新模式,构建沉浸式爱农情怀学习教育一站式平台;另一方面,要打造爱农情怀教育云空间,按照内容全面性、形式趣味性、资源准确性的总体设计思路,提供切合爱农情怀实际的学习内容。三要融通品牌建设,共创爱农情怀校园文化氛围。品牌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开展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爱农情怀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将校园活动变成学生爱农情怀体验与践行的育人新形式。既要创新校园爱农情怀传播新模式,利用理论宣讲、文化长廊、主题广场等开放式、互动式的宣传形式,又要立足校园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禀赋,尤其是针对涉农高校,充分依托知农爱农的校园文化背景优势,大力开展富有乡村振兴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爱农青年需求的校园品牌活动,以提振师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营造浓厚的爱农情怀校园文化氛围。

(作者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02日第2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