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资料图)
20世纪3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将文明概念引入考古学研究中,并于1950年发表《城市革命》一文,以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提出早期城市的十条标准,内容大致包括:大规模人口的高密度集中、居民成分与功能的分化、剩余产品的集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统治阶级的出现、记录系统和文字的发明、科学的发展、艺术之发达、长距离贸易兴盛以及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其中,文字的有无尤其得到柴尔德的重视,因为在其最熟悉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中,较成熟的文字和符号系统与文明几乎同时出现,这是判断国家组织形成和实施管理的确凿证据。
对文字的重视,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近东文明研讨会上,美国文字学家盖尔布甚至提出,文字是文明的必备要素。因此,当20世纪60年代,中美洲地区公元前1500年至前400年左右奥尔梅克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广泛关注时,一些学者判定其是否进入文明阶段的依据也主要以是否出现文字为准。英国学者丹尼尔认为奥尔梅克出现文字,所以在论著《最初的文明》中认定奥尔梅克社会已经进入文明阶段。丹尼尔提出中心遗址聚集大量人口、大型仪式建筑和巨大石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内涵丰富的艺术品表明宗教形成等证据,但着重提到图像系统和早期文字的出现,并以特里斯·扎颇提斯遗址的3号石碑为奥尔梅克出现文字的证据。
然而,以此石碑作为文字出现的证据并非没有疑义。因为该石碑的年代为奥尔梅克和玛雅文明的过渡期。真正属于奥尔梅克时期的“疑似”文字资料,为洛马斯德·塔卡米查潘遗址发现的一块磨制成砖形的蛇纹石上的符号。这些符号一共有28种,大体成行布满石砖的一面,形成包括62个字符的一篇“铭文”,但其含义未被破解,排列形式也和后来的玛雅文字不同,是否为早期文字,尚存疑问。
此后,奥尔梅克社会是否进入文明阶段引发学者们长期的热烈争论,其中对文字是否为文明必备要素提出疑问。一些学者以印加这样无文字的文明作为例证,认为南美洲北部的印加帝国进入了文明阶段,但印加文明没有文字,只有复杂的、至今未能破译的结绳记事系统。
存在同样情况的还有特奥提瓦坎文明。研究中美洲地区文明和文明起源理论的美国考古学家桑德斯是特奥提瓦坎考古工作的奠基者。这座当时中美洲地区最庞大的都市,面积达20平方公里,拥有中美洲地区最高大的建筑太阳金字塔,令其文明地位无可撼动,与同时期的玛雅文明东西对峙。目前,特奥提瓦坎未见如同玛雅文明那样完备的文字系统,但两大文明之间关系密切,玛雅碑铭中,也记录了特奥提瓦坎的王室和军队。在桑德斯看来,这些才让特奥提瓦坎文明的认定更具说服力。
洛马斯德·塔卡米查潘遗址发现的一块磨制成砖形的蛇纹石上的符号。资料图片
获得美洲考古学会“2005年度图书奖”的《古代墨西哥和中美洲》是综述中美洲地区古代文明的代表作。作者美国考古学家苏珊·埃文斯分八个方面罗列了国家级别社会的标准,与柴尔德的十条标准基本相同,但加入了区域聚落系统至少分为三个等级等考古学更易识别的元素,并没有提及文字的出现。不过,在奥尔梅克社会是否进入文明阶段问题上,她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大约公元前300年的玛雅早期城邦在规模和功能多样性方面才符合文明标准。
在2007年出版的《奥尔梅克考古和早期中美洲地区》中,美国考古学家克里斯托弗·普尔对有关奥尔梅克社会性质的讨论做了全面综述。他强调,依据考古资料设定的标准,往往难以进行明晰的社会类型划分。对于圣劳伦佐高等级建筑是否为反映国家权力的宫殿,反方可以说它们在规模和结构复杂性上不如后来的中美洲地区宫殿;正方可以说,从60多公里外运来的巨石被雕琢成4米高的石柱支撑建筑屋顶,是只有国家权力才能完成的壮举。聚落等级分化虽然常被考古学家用来判断国家和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准,但实际操作中,划分层级的标准难以统一。因此,普尔认为应该跳出奥尔梅克到底是酋邦还是国家这样的“社会类型学”思维,转而关注其社会复杂化的具体内容。当然,有更多学者认为,文明的认定仍然是中美洲地区及世界文明研究中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在没有明确文字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考察其他物质和文化遗存。
基于此,一些学者在考察了奥尔梅克的物质和文化遗存之后,认为其进入文明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持奥尔梅克中心都邑圣劳伦佐遗址发掘的美国学者米切尔·寇即明确提出,奥尔梅克人群已经进入文明阶段,依据是大型人工台地等公共建筑和巨石雕刻等大型艺术品的出现——只有国家级别的政体及其统治者,才有权力和能力组织大规模人力物力,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同时,他也特别强调大型雕刻具有宗教内涵,形如飞鸟的人工台地是神圣的仪式空间,表明宗教权力在中美洲地区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期的美国考古学家黑泽尔,更是将奥尔梅克描述为一个由小祭司集团统治的“神权国家”。
奥尔梅克研究的资深美国学者约翰·克拉克,也是奥尔梅克进入文明的坚定支持者。近年来,他尤其强调,奥尔梅克分布区内相似的文化因素,反映了“对特定的信仰、实践和物质表征在文化和政治上的认同”,可以将奥尔梅克视为“由共享文化实践的社会和民族组成的政治宗教实体”。这一认定文明的角度,颇具说服力。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的:“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的形成,不仅是社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也是文明共同体的形成。
近年来,新资料的发现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力支持了对奥尔梅克文明性质的判断。在圣劳伦佐仪式区所在平台的周围,发现分布面积达500万平方米的梯田系统,对遗址周边地区4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聚落调查,也提供了更可靠的聚落等级化证据。最新的激光雷达空中探测技术,过滤掉中美洲地区茂盛的热带植物,测绘出真实的地表起伏,揭示出圣劳伦佐和拉文塔遗址规模之盛大,神圣空间构建理念之深邃,远远超过以前的认识。奥尔梅克奠定的文明传统对整个中美洲地区文明发展的意义也因此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依据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高度发展的考古学证据,对奥尔梅克的文明性质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
奥尔梅克文明认定的争论启示我们,世界文明各具特性,在文明的认定中,既要把握生产力发展、国家组织形成等基本标准,也要打破成见,以符合本文明特质的重要因素的出现,作为本文明认定的核心标准。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