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入库”“上楼” 农民储粮不愁

——黑土地上粮食收储新气象


(资料图片)

东北秋收已近尾声。走进一个个村屯,农民院子里成堆的玉米,金黄一片,又到了储粮卖粮的时节。

在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鸰村种粮大户赵洋今年迎来了丰收。近200亩土地足足收获了30多万斤玉米。院子里,赵洋开动传送带,一穗穗硕大的玉米棒子被送进高高的储粮仓里。

在东北,农民的储粮仓俗称“玉米楼子”,由钢管和铁丝网制成。今年,赵洋新建了4个“玉米楼子”,把收获的玉米全部装了进去。“预计减少粮食损耗上万斤。”他说。

过去,东北地区很多村民没有科学储粮习惯,直接将玉米放在地面上,俗称“地趴粮”。简陋的储粮条件造成不少玉米因霉变等原因而损耗。

近年来,吉林省开展“地趴粮”整治,各地根据农民种植规模、储粮条件等分类施策,鼓励农民安全储粮,储粮仓得到普遍应用。吉林省已累计帮助农户建设科学储粮仓40多万套,制作简易储粮设施150万套。很多农民逐渐告别过去粮食收完即卖的习惯。

在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土城子村志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院里,刚刚收获的玉米堆积如小山。玉米堆一侧,一排排“玉米楼子”如一面高墙,里面装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

“今年收获200多万斤玉米,除年底前卖一部分,其余全部装进楼子里,等价格高再出手。”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志和说。

这几年,志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全程机械化耕作,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合作社经营着全村70%的土地,300多户村民成为社员。

为了把更多的粮食储存好,合作社还建起了粮库,每年可存储村里600万斤玉米。“不仅粮食损耗减少,大家伙也不用急着卖粮,等到明年价格更好。”刘志和说。

在吉林各地,像志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样进行粮食存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粮食减损增效正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新华社长春11月6日电 记者宗巍、薛钦峰)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7日 04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