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作者: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相关资料图)
说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人们一般会想到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古树名木也是一种有生命的遗产。百岁以上的树被称为古树;还有一些树,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意义,被列入名木范畴。和名山与名胜一样,古树名木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
古木常常藏于名山古刹。河南登封嵩阳书院里的“将军柏”,至今依旧苍劲挺拔。北京潭柘寺的古银杏,历千年而不败。古建几经损毁,枯木几度逢春。古木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见证着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古木与古迹、古物、古诗和古画一起,参与着历史,见证着历史,无言地诉说着历史。
古木不仅藏于名山,也在人间烟火中繁衍生息。它们默默守护着城市与乡村的家常生活,在岁月更替中积淀着往昔的记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文徵明手植的紫藤,已成为苏州园林中的一道胜景;光福镇司徒庙中“清奇古怪”四株古柏,启发了多少书画家的幽思。还有一些古树,默默守护着无名的乡村,伴随着孩童的成长,建构着村民们的乡愁与记忆。比如,戚庄村的皂角树,天马村的古榕树,都牵引着口耳相传的乡野传奇。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与人类休戚与共的,是比人类更为悠久的自然。“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共命运。“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独如此,这个生命共同体还从物质生产领域影响到精神文化领域,酝酿出中华文化传统中最富魅力的山水精神。
中国人眼中的自然,多不是无人的蛮荒之地,而是浸润着人文历史的“连山如画”。新疆哈密的“左公柳”,源于固土防沙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蕴含着“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意豪情。西湖白堤和苏堤上遍植绿树,融入山水,自成画卷。武夷和龙井的茶山,更是一代代农夫辛勤耕耘的如画风景。
长江、黄河、大运河和浙东古道,因商贸往来而繁荣,因诗情画意而形胜。“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京口瓜州一水间,触发了多少诗人的感触,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咫尺千里的江山,可居可游的田园,生机盎然的碧树,寄托了一代代中国人无比深沉真挚的家国情怀。融入诗画的山水林木,既是实用,也是审美,既是自然,也是历史,是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家园。
从文物、遗址、历史建筑到文化空间,从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到运河、古道,国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有形到无形、从见物到见人、从保护到利用、从利用到活化的过程。近年来,各地对古树名木的普查、登记、保护与利用,更是体现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域融合,不仅见物见人,还见天地。
奔向现代化的旅程,在带给人们无数便利美好的同时,也往往使人脱离土地,远离自然。为此,满怀乡愁的现代人寻找并重建着自己的“心灵乐园”。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快节奏中,如何安顿人的心灵,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如何使民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是新时代的前沿实践课题。
“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山水养育了草木,草木使山水有了精神。爱护山水,也要爱惜山水间的草木虫鱼。保护名山古刹,也要呵护古树名木,因为它们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凝聚着同样深刻的文化内涵。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李慧、吴春燕、崔志坚、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任晓盈、张绪令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