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选种备耕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铁岭蔡牛镇张庄玉米合作社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坚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一过,在辽宁黑土地上,如春雷一样的备耕火热展开。2月12日上午,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选购玉米种子的农民群众。

“去年在这里买的玉米种子‘联达098’产量特别好,亩产最高达2200斤,比普通玉米种子每亩地多产了400来斤!”来自蔡牛镇靠山屯村的农民赵健告诉记者,今年他决定购买新品种“富谷739”,“这个品种抗性好,产量也高,适合大面积种植”。

每年春节过后,张庄玉米合作社都会迎来一拨接一拨采购种子的农民,今年正月十五以来,每天都能售出玉米种子7000余斤。

张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是“全国十佳农民”。这些年,赵玉国和合作社积极向农民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推荐良种和良技,促进农业增效,带领农民增收。赵玉国说:“合作社这些年玉米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万亩以上,给乡亲们推荐的玉米种子都是在我们试验田里表现最好的品种。”

为了确保玉米稳产高产,这些年来赵玉国一直通过合作社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0余家“农”字头科研院所合作,建起千亩试验田,试种几十个玉米新品种。赵玉国说:“每年,我们都会筛选出五六个高产且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向周边农民推荐,今年选出的富谷739、葫新358、铁研28、铁研929等品种,去年最低亩产都超过了1800斤。”

合作社连续多年推荐的良种良技,得到了当地甚至周边地市农民的一致认可,今年以来,合作社售出玉米种子20余万斤。“科学种田,仅靠良种还不够,新的种植模式与技术更是关键。这些年合作社坚持采用保护性耕作、大垄双行、大豆玉米套种等种植模式与技术,每年稳定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0余万吨,合作社希望把这些毫无保留地推广给农民。”赵玉国表示,接下来,合作社准备邀请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为合作社社员及周边地市农民开展春耕前的技能培训。

如今,辽宁省已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0余个,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8000多个。“过去种地靠体力,现在种地看科技。”赵玉国说,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合作社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带领广大农民科学备耕,多种粮、种好粮,不断提高辽宁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率,筑牢筑好黑土地上的“辽宁粮仓”,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10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