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文化评析】

作者:史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今年春节,豫剧火了一把。先有电影《满江红》轻摇滚范儿的豫剧配乐爆红,后有河南电视台《元宵奇妙夜》的戏曲节目出圈,豫剧迅速变身成为网络流量音乐和手机铃声。

传统戏曲“破圈”的原因是多重的,内部体现在戏曲工作者艺术创作的自我革新上,从行腔、表演上的大胆改变,到具有现代元素的舞美、后期等技术的叠加使用,他们自觉地对戏曲在观众心中形成的刻板审美风格进行了突破;外部体现在以“跨”求“破”的渠道上,相关从业者在积极同各艺术领域艺术家们的合作中,不断对戏曲进行再创造,与姊妹艺术“跨媒介”结合,达成模态化“破圈”。

今年年初,电影《满江红》摘下春节档票房冠军。在促进电影产业复兴的同时,此部现象级电影亦成为助力传统戏曲创新性发展的推手。电影本身,正是“戏曲思维”的充分展现。著名戏曲编剧王肯认为,“戏曲思维”特别强调人物应是诗与剧结合的人物,即既有诗的浓烈情感,又要有剧的人物的鲜明行动,做到将最佳动作线——“戏核”与最佳动情点——“诗核”完美结合。传统戏曲也被称为“传奇”,《满江红》“无奇不传,不传不奇”的故事建构,加上线性的情节线索,以及娱乐、教化与寓言相结合的主题表达,实现了“一个想象和梦幻的世界”。基于戏曲思维,本片音乐也凸显了戏曲化与诗化特征。

除着眼于电影等载体进行跨媒介传播外,聚焦戏曲本体的多元媒介融合亦是当下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趋势。戏曲发展曾有过逐渐边缘化的时期,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下,近年来已形成了全社会对戏曲复兴的关注。当下,从“+戏曲”到“戏曲+”的成功,为我国传统戏曲新时代的发展找到了“破圈”路径。

近年来,针对传统戏曲节目给观众留下古板印象的现状,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掀起改版浪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开设《青春戏苑》《一鸣惊人》等戏曲综艺新栏目,凭借多种节目样态融合,在保持传统观众不流失的同时吸纳年轻受众,扩大戏曲传播人群。2019年,粤剧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依靠戏曲程式化、写意化的表演与特效技术的结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戏曲+高科技”的理念,实现了内容上的“破陈词”,演唱上的“改旧调”,成为史上最卖座的高清4K戏曲电影。

除传统媒介外,戏曲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也日益活跃。2022年《武家坡2021》凭借“戏曲+流行音乐”的形式走红网络,这首歌根据京剧经典剧目《红鬃烈马》改编,以薛平贵视角自述了与王宝钏分离十八年的故事。歌曲一改戏曲中薛平贵的人设,歌词充满主人公的自我反省和对女性的体谅与尊重,契合了时代变化和青年心理。大量类似这首“戏歌”的网络创作,在艺术形态的冲撞、对峙、妥协、调和中重新定义、传播传统戏曲。媒体生态的变化也使戏曲的观演关系得以重塑,媒介技术赋能艺术家创作,也对观众形成赋权,使观众的审美活动实现了从单向到互动的过渡。这也意味着传统戏曲的跨媒介互动式叙事,正“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正确的戏曲打开方式,传统戏曲可以在各种不同媒介间游移并形成互文,从而完成观众对戏曲自给自足的审美价值实现。

当下,传统戏曲发展除了继续强化已有特色、理念、水准外,应以更强的历史主动精神面对网络时代观众的需求,真正地在众口难调的挑战中寻求观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提升舞台艺术呈现与音乐艺术品质的同时,借力技术与其他艺术优势合力“破圈”。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4日 10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