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曹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近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分别斩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舞台表演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后,再度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该剧中的“锦绣”舞段刚刚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兔年春晚,为观众的此轮观演增添了更多期待。

该剧立意格调高远,集民族团结、文化交往、命运与共于一体。该剧由在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引子,演绎出一段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深深认同并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艺术化地描绘了一幅民族文化交融、命运与共的美好画卷。

全剧剧情跌宕起伏,在正与邪、善与恶、喜与悲的矛盾交织中徐徐展开。整部舞剧由六部分组成,除“序”和“尾声”外,主体部分共四幕。全剧由现实中的考古勘探队的现场发掘开篇,进而转入跨越时空的想象空间,开启一场动人心魄的历史穿越之旅。剧情的起伏与人物关系的变化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这段气势恢宏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巨篇。其舞台表演生动,于张弛有度、庄谐相宜中尽显艺术功力。舞台表演是舞剧创意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环。春君的天真烂漫,奉的忠诚勇毅、建特的彪悍耿直,剧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形象特色鲜明,从面部表情神态到肢体语言,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剧既有展现宏大、端庄场面的群舞表演,如下半场中的“锦绣”舞段,也有表现生活场景时轻松、诙谐、幽默、戏谑式的表演,如春君劝解的独舞,奉和建特的“双人争斗舞”,僧人的“三人拉架舞”,奉和建特及随从的“五人对峙舞”,古城集市民众的“吃瓜舞”等。张弛有度、庄谐相宜的表演风格丰富了全剧的舞台艺术表现力。

该剧的成功得益于它在艺术创作中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三个“融合”。一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该剧的创意源自“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在剧情叙事方面,它一改过去在博物馆里静态陈列文物的方式,戏剧化地让文物成为历史传奇的见证者与讲述人。全剧再现了西域戍边的汉族校尉与匈奴在精绝古城经过种种变故、化干戈为玉帛并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主题。由一件跨越千年的文物生发出的一段民族交往传奇,既是在讲述历史,又是在映照现实。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历史如何演变,我国各民族之间始终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大漠无声,时光流转。在全剧尾声部分,亲临历史现场的考古队员内心一片沸腾,他们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合影留念,历史与现实也在这一刻融通。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该剧在舞蹈编排和音乐创作方面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剧中,观众一方面可以找到民族舞和古典舞的影子,如“锦绣”舞段创作构思就来源于“中国是礼仪之邦”的解读,从肢体动作、形象气质、队形调度等展现大国气质,舞者们垂眸而出、步伐轻缓蹁跹,传递出内敛而含蓄,具有独特古典韵味的美感。另一方面也有诸多现代舞的元素蕴含其中。这种舞蹈编排设计将各类舞种进行自然融合与对话,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各民族的互融互通。该剧在音乐创作方面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探索也颇具亮点。一方面,音乐的旋律多采用民族化手法,另一方面,在配器方面又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的器乐与现代电声乐的相互交织。

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从创作手法上看,该剧的“序”和“尾声”均以考古发掘现场为场景,首尾呼应,于时空转换间构成了全剧的主体部分。舞剧中的“精绝城”“奉”“春君”等名称和名字,并非凭空虚构,而是依据尼雅木简的内容编排而成。编导运用舞蹈想象力,激活了深埋于边疆考古遗物中的那些鲜活故事,将考古遗物想象为多个层面的舞蹈艺术景观。这些手法融现实主义的白描与浪漫主义的想象于一体,使全剧既有历史考古的文献价值,又充满诗意,还彰显出民族融合的愿景。两个小时的舞剧节奏紧凑,剧情引人入胜,表演绘声绘色,舞台效果逼真传神,观后总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交融所结出的硕果,留给观众的是一份永远值得珍藏的坚守与牵挂。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8日 16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