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陈童

因为要做腰椎穿刺手术,北京杨红女士的母亲住院了,术后必须有人陪护。一边是母亲离不开人的照护需求,一边是工作上脱不开身的现实,两难之下,杨红选择聘请护工。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受疾病的影响,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这时,选择护工来实现自己或家人的刚性照护需求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工所提供的照护作为广义护理的一部分,在患者维护或提升健康中扮演何种角色?又存在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和护工,分享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北京一名护工在岗前培训上练习饮食照护操作。新华社发

1.找到一位好护工需要碰运气

“现在社会节奏快、工作忙,很多时候家属没有精力或时间去照顾病人,护工的存在确实解决了这一困扰。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加上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我觉得护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杨红说。

2021年4月,刘斯(化名)的爷爷因脑梗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治疗,一个月后转院至北京小汤山医院继续治疗,后回到家中修养。其间,护工承担了老人的主要照护工作。

“对我们来说,请护工的核心诉求就是把老人照顾好。在照护老人上,护工比家属更专业,也更有经验。首先,作为家属,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怎么去照护病人。其次,护工因为在医院工作过,掌握一些照护常识,可以关注到老人的身体状态,有紧急情况能及时报告给我们。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护工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长期照护老人,护工阿姨跟我们关系也像亲人一样了。”刘斯告诉记者,“比较困扰的是护工流动性大,缺乏制约和有效的管理。在选择护工之前,我们对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只能不断去试错。如果照护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缺乏完善的问责机制。有一位护工前一天突然告知我们要回家,第二天就不见了。因为当时老人一刻也离不开人,这种情况就让我们非常措手不及,但也没有办法。”

“找到一个好护工,需要碰运气。”安徽宿州的刘丽告诉记者,她曾聘请护工照护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母亲,“开始的多个护工都不尽如人意。对老人态度不好、工作也不用心。最后才遇到一个满意的护工,对老人照顾得细心,也会尽量让老人开心。如果一位护工有责任心、有爱心,工作又利落,家属的圈子都会知道,这样的护工档期都很难等到。”

高昂的费用始终是讨论护工绕不过的话题。记者从走访的几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护工的费用一天在260到350元不等,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收费有所变化,也会随供求变化而有所浮动。“护工的费用很高,并且还在一直上涨。对于退休或者收入不高的人,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杨红坦言。

“爷爷自己的退休金是无法覆盖护工费用的,需要家人来共同承担。”刘斯也表示。

“护工费很贵,但提供的服务并不总是让人满意,缺乏职业道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刘丽说。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护士(右)为护工讲解科内病人护理知识。新华社发

2.患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治疗,也向往有品质的生活

护工以生活照护为主,以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些非技术性的照护工作,这对患者也很重要。“今天,患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治疗,也向往有品质的生活,渴望陪伴和细致的照护。当人生病后,随时随地都可能有各种需要,因为精力和时间有限,医护人员很多时候只能专注于治疗,生活方面时时刻刻的照护很多时候需要由护工来完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副主任潘勇卫告诉记者。

“很多患者住院时,家属首先就会想到要找一个好的护工。家属认为,医生与患者的相处时间很短,护士虽然要给患者做各种治疗、护理,有更多时间接触,但仍不能像护工那样24小时陪着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能力逐渐下降,逐步表现出失能,失智,失用……如照顾不好可能就会在走路时摔跟头,吃饭时出现误吸。护理病人处处都是细节工作,注意不到都可能让患者不舒适,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健康,所以家属需要护工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神经内科护士长湛翠红向记者讲述她的观察。

“护工可以为患者提供细致的生活照护,让医护人员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专业技术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新平说,“特别是失能失智等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护工可以照顾他们的饮食、陪他们检查、进行夜间照料等。”

“护士的使命是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康复及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临床护士还要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医疗护理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再加上护理人员隐性缺编严重,让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生活照护是不现实的。”湛翠红说。

良好的生活照护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治疗效果。“不同科室有不同的照护重点,护工理解得越好、配合得越好、责任心越强,患者一定康复得越快。”潘勇卫说,“以骨科为例,患者手术后既需要休养,还要进行相应的康复练习才能达到最大恢复效果。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康复练习的方法,但无法监督平时每一次的练习情况,这时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护工,他们能时不时地提醒患者去做活动,帮助患者更快恢复相关功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病房护士长许平平补充说:“患者进行康复练习要适量、分次、循序渐进,训练前后也要进行相应的护理,这都需要护工付出很多精力。一个负责的护工能按照医护人员要求的次数去帮助患者活动。比如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每天需要完成三组压腿、弯腿的练习,每天定时定点地完成练习就需要护工的辅助。另外,患者可以下地活动之后,最怕的就是跌倒,这时一定要有人时刻陪在身边。”

“一位负责的护工就像护士的‘另一只眼’。他们24小时和患者在一起,能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也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病情监测的功能。”湛翠红形容,“细心的护工会经常跟患者交流,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比如突然不说话了、眼睛发直了,或是心电监护的数值不对劲、血氧过低等,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开始抢救及护理干预。”

当人生病时,生理和心理都很脆弱,护工能为患者提供部分情感支持。“有的护工平时聊天时会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来鼓励患者,比如‘类似的情况我见了很多了,不是什么大事’‘很快能好了’‘医生特别负责,你可以放心’,这都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对治疗的信心。”潘勇卫说。

3.护工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护工行业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湛翠红说,“有认真负责的护工,但也有护工卫生习惯不好,比如把报纸、塑料袋等塞在床底,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也舍不得浪费,堆在一起,偷偷重复使用。护士们需要反复培训、指导、强调甚至考核,帮助他们更好地科学地照护患者。”

在年龄上,现在护工从业人员多在四五十岁左右。“年龄结构偏大意味着有些照护需求难以被充分满足。比如照护危重患者对护工的体力和精力要求都更高,当年纪大的护工去承担这样的工作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随着护工规范化,社会认知的提高,更多年轻人能进入行业,他们一是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更快,二是能承担更复杂、高要求的照护工作。”许平平说。

流动性偏大也是一个问题。护工进入科室后,科室会根据各自的护理要求再次进行培训。如果有经验的护工可以固定下来,对病房而言既可以节省培训成本,也有助于发挥评价对护工的激励作用。但在实际中,这并不容易做到。

护工更倾向于在相对轻松的科室工作。“老年患者、慢性病长期住院患者较多的科室里,患者照护诉求更多,难度更大,流动性也更高。此外,由于约束有限,护工的时间机动性很大。到秋收季节或者突然有事需要回家两个月,说走就走了,今天打个招呼,明天就回家了的情况也会出现。”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护士长徐星(化名)说。

流动性大反过来使护工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心理和技能积累,“一次性服务的心理下,护工会认为即使这次做得不好,下一个患者也不会认识我,导致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也不易体会到认真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徐星说。

医院里的护工来源多样,有患者自带保姆,有从社会上聘请的家政服务人员,也有护工公司的员工,因此水平不一,对患者照顾是否细致因人而异,很多时候还是靠责任心。因为聘请护工是患者的个人行为,对于患者的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只能进行一些纪律上的要求,比如病房内不许大声喧哗,无法从照护品质上去约束。“相对而言,由护工公司统一管理的护工与医护人员配合更好。因为相对于患者自行聘请的护工,我们可以向第三方公司反馈所属护工的工作情况,相当于多了一道约束。此外,正规的护工公司可以通过前期培训帮护工做好技术和心理准备,在照护患者时更从容,对于医生和护士提出的要求也能更好理解。”潘勇卫指出,“虽然护工公司可以实现基本的监督,但是否能得到家属、医生和护士的认同更多取决于护工是否有责任心。”

徐星也关注到护工工作的繁重:“持续24小时的工作其实还是很辛苦的。有些科室晚上患者照护需求少,护工也可以跟着休息。但是像在呼吸内科,由于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夜间发病的概率比较大。患者不舒服的时候,护工需要在旁协助递水喂药,发烧出汗要做身体清洁,还要帮助患者翻身、去卫生间等,这样休息不好会影响白天的工作。有的患者能理解护工的辛苦,状态好时会主动让护工休息一会儿,但也有人把护工当作佣人,相互尊重并不容易,这也是护工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

护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是医护人员共同的愿望。“护工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职业,当护工行业具备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职业考核,有相应的培训体系和职业路径时,从业人员也一定会做得更好。”潘勇卫肯定地说。

4.照护工作也有含金量

记者了解到,经济是从事护工工作的重要动力。当缺乏就业途径解决家庭或个人的经济问题时,护工可以提供一种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工作的贾水仙今年55岁,她回忆道:“当时老家很多工作都对年龄有限制,有人说这个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就行,我就来北京做护工了。”

照护工作也有含金量。“很多人觉得护工的工作就是照顾一下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属也不理解,真正做了这个工作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病房工作的护工赵红苹说,“我们要对每一个患者负责,避免因为失误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公司会培训我们如何照顾患者的生活。进入病房后,医生和护士还会教我们专业的照护知识。不同手术、不同患者的照护重点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比如进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术后要注意避免两腿交叉,否则易导致早期股骨头脱位,手术就白做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格外注意,比如糖尿病患者术后必须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血糖高会影响伤口愈合,在饮食上就要控制主食,多吃蔬菜和优质蛋白。”

贾水仙对专业护工的照护能力很自信,她告诉记者:“我们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注意到各种细节。比如偏瘫的患者容易摔倒,我们就搀着不坏的一边走路;患者下地的时候换上跟脚的鞋,防止摔倒;晚上两个小时定一次闹钟,帮他们翻身等。就是洗床单、铺床这样简单的工作,我们也注意把边边角角都掖好,铺得更整洁。”

对于护工而言,被尊重的工作环境很重要。贾水仙在神经内科做护工7年了,她说:“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都不会小瞧我们是护工,而是很认可我们的工作。护士长有时间就会给我们培训,平时我们有需要,护士们也会尽力帮忙。医生查房的时候会强调照护工作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如果照护不到位,发生了意外,有时是医生有多少双手也挽救不回来的。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经过自己的照护,患者康复了,我觉得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对社会也有点价值。以前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毕竟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文化,年纪还偏大,但是真正干了这行发现它不可或缺。很多老人子女工作忙,没法贴身照顾,都是我们照顾他们直到康复出院。”赵红苹说。

一般患者住院的时间为10天到两周左右,这意味着护工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和家属,不被尊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患者看不起护工,觉得自己出钱了,让护工干啥就得干啥,我心里知道照顾患者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但是有些要求并不合理。”贾水仙说。

“希望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可以多掌握一些专业的照护知识,每天提高自己,把患者照顾好。也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和认可,很多人提起护工仍持一种轻视态度,我心里很不舒服。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工作,而患者亲自接受过我们的照护后,感受就有不同。我照护的一位阿姨就说,‘你们这工作可真不简单,做得太到位了,很多子女做不到的你们都做到了’。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看到我们工作的价值。”赵红苹期待道。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5日 07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