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改很多人都不知道华谊兄弟10年来首次巨亏,王中军终于公开认错,华谊究竟犯了什么错?是什么意思,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华谊兄弟10年来首次巨亏,王中军终于公开认错,华谊究竟犯了什么错?相关的一些知识,一起了解下吧!
王中军在4000字的公开信当中,没有特别明确地罗列出华谊这几年犯的主要错误,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总结出来。
一个是对电影主业太过散漫,没有认真对待。2018年上半年,还有《芳华》《前任3》《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样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但下半年的《狄仁杰3》和《云南虫谷》就成了彻彻底底的烂片。王中军指出,现在华谊拍电影,上亿的投资,轻轻松松就通过了,没有严格把控作品质量。电影项目选择的精准度不达预期,开发项目能力发挥失常,导致2018储备匮乏;已有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风险研判不足,导致执行力度不到位。
所以,王中军再也当不成甩手掌柜,也没法把太多精力放在他的艺术品收藏上面了,他决定重新回来把关作品的选择,重新拿回对项目的一票否决权。
笔者认为华谊兄弟犯的错误有几条:一是欺骗投资者,找明星当庄托自己高位套现,前几年华谊兄弟股价在高位是王忠军兄弟为了高位套现,让张国立等明星当庄托王忠军兄弟高位套现,套牢了大量散户投资者。二是不讲诚信,为了套现多次欺骗散户投资者,多次业绩承诺都没有兑现。华谊兄弟想尽一切办法割散户的韭菜,欺骗中小股东。三是自我膨胀胡乱投资,电影不好好拍去学人家炒房炒地,多次投资项目打水漂。四是旗下包装的旗下艺人明星品行不端,偷税漏税,影响了公司的形象导致股价暴跌。五是不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一次撞大运的成功就忘乎所以,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六是荒废了主营业务去投资所谓能赚大钱的项目,导致华谊兄弟拿不出像样的电影作品,被电影市场抛弃,失去了电影市场的竞争力。七是与明星们一起掏空上市公司,华谊兄弟让上市公司高价收购明星们的空壳公司,明星们本来就不值钱的公司,华谊兄弟动不动就十亿八亿的价值收购。八是华谊兄弟失去了发展方向,不知道未来在何方,手里没有通向未来的船票,只知道割散户的韭菜,只知自己高位套现,抢散户的钱,不知道公司该怎么发展,面对中国巨大的文化市场,不知道如何下手。
华谊兄弟出现巨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亏损,而主要是商誉减值造成的。如此一来,华谊兄弟无论是盈与亏,就都很有讲究,很有说道。盈,可能盈在商誉上,亏也可能是亏在商誉上。需要盈利和实现利益转移时,无限扩大商誉。需要亏损时,也可以把商誉值无限地缩水,从而为大股东操纵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事实也是,按照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王忠军)提供的数据,华谊兄弟上市9年来,累计实现了47.8亿的税后净利润,交了20多亿的税。这对于一家中小型企业来说,业绩可以认为是不错的,贡献也是不小的。但是,9年来,华谊兄弟又为大股东、明星等创造了多少收益,相关股东、明星等,分走了多少利润,所给予明星等的报酬,是否合理,也应当一并公开。要知道,单凭缴纳的税收和实现的利润,是很难完全公正地评价企业的贡献的。尤其像华谊兄弟这种可人为操作贡献巨大的企业,就更难评价其税收和利润的贡献度。
事实也是,华谊兄弟作为一家总资产200亿的中小型企业,商誉就达到了30.6亿,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15%。而这些商誉,并不是企业在运行中逐步形成的,而是通过各种高佑值、高溢价收购等形成的,是利益转移的结果。企业运行正常时,这商誉还能勉强支撑。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商誉就极有可能是一颗地雷。眼下的华谊兄弟,就正在操纵这颗地雷。因为,这样的地雷,更多的是炸死投资者,而非大股东。大股东知道如何操作,如何让自身利益受损最小。其他投资、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就只能任凭其轰炸,直至炸得血肉横飞。如果不涉及隐私的话,华谊兄弟可以公开一下商誉值都是如何形成起来的,有多少明星在商誉中获得了巨额收益和非正常报酬。
华谊兄弟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惨。因为,华表谊兄弟的大股东和明星、关键人物们,早就利用商誉的独特功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因为,商誉带来的利润,是可以由大股东、明星们分配的,而留下的风险,则只能让投资者们买单、投资者踩雷。
如果华谊兄弟是一家很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企业,早就应当采取措施,消化商誉价值。同时,对明星们的报酬实行规范化管理。问题是,华谊没有这样做,直到崔永元曝料后,才收敛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