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有关天津为何又叫“天津卫”?方面的知识,估计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天津为何又叫“天津卫”?的相关内容。

天津古称直沽,在公元1400年次改成天津,在明朝的时候,当时居住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为了同他的侄儿建文皇帝争夺皇位,曾经于公元1400年从直沽出发南下金陵,击败了他的侄儿。当朱棣当上皇上之后,为了纪念当时南下的壮举,便赐名直沽为天津,意思为天子经过的渡口。朱棣皇帝当时登船的渡口就子啊现在天津旧城的北门一带,天津一名便由那时起沿用至今。

“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

从明朝永乐二年,成祖亲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建卫至今,这座城市历经了六百余年的沉淀。

所以故名天津卫。

天津有句老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方舆纪要》中记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俟,固有大直沽之名."

“天津”是单纯的地名,是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

天津旧时的别名又叫津门、津沽、沽上。称津门是因为明朝初年设军事卫戍之地天津卫,它正处京畿门户,所以叫“津门”。又因天津古时名直沽,所以设天津卫之后,也称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称更与河流的名称有关。沽是一条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县以东,并有东西之分。东沽河即今潮白河、蓟运河等,西古河即今北运河、海河。所以沿沽河两岸的村庄名称多带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汉沽等。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

燕王朱棣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权时,就是从直沽出发的,大获胜利称帝后,赐名这里为天津。其中,“天”是天子的意思,“津”是渡口的意思,意为“天子渡河之地”。天津得到赐名后,又因为地处要塞,于同年又在这里设置了军事部门——“卫”。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直到清朝,为了加强对天津管理,顺治帝将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于天津卫,三卫合一。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早在百年之前,历史就赋予了天津非凡的定义。天津地处北京东面,是渤海港直达京城的必经之路,天津卫,所谓卫者,当以军卫视之。天津作为大城市也是由军事要塞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