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资料图片)
雨后,路两边的稻田绿得油亮,走在小路上,眼前是无边的绿,耳畔是清脆的鸟鸣。
“原来这只是一条羊肠小道,下地干活很不方便。开了‘户主会’后,才修成了现在的样子。”4.5米宽的道路上,骑着电动车的村民汪大中喜笑颜开。
路的一头是桂林镇黄村村,另一头是溪头镇汪满田村,4公里长的村路拓宽前,两村村民来往,要花半个多小时开车绕过一座山,群众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拓宽路必然要占用沿路的山场,一开始谁都不愿意出让。”桂林镇镇长汪振兴告诉记者,2021年,镇村干部组织涉及征用山场的26户村民召开“户主会”,通过积极引导、充分讨论,26户村民一致同意公路修到哪儿,山场让到哪儿,不要一分钱征地补偿。“村民在修路时无偿捐地20亩,村集体因此减少征地支出12万元。”汪振兴说。
“户主会”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创新乡村治理的举措。“遇到重要政策宣讲、村庄环境整治、重要发展事项、重点项目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问题,及时灵活地召开‘户主会’进行协商。”歙县县委组织部部长葛建锋告诉记者,“户主会”是村党组织委员会领导下的一种群众工作方式,一般由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主持,乡镇联村负责人及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有关村民组长和涉及事项的户主参加,经讨论后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表达意愿,并当场宣布表决结果。“原则上,人口200人以上的自然村每年要召开一次,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商讨村年度发展事项。”葛建锋说。
据了解,近年来,歙县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实践中,全县182个村党组织累计召开各类“户主会”2100多场次,村民参与10万多人次,推动村组解决具体问题6800多个,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万二村是坐落在昌溪乡的高山村落,村中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全村户籍人口400多人,但常住村民只有100多人,原先部分房屋破败不堪,垃圾遍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万二村在全县首次开“户主会”,就村容整治征求大家意见,跟在外务工人员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连续开了3次,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村民全部同意对房屋自行修缮,轮流负责保洁。“不能返乡的村民,电话征求意见后,由村委会派人对他家进行整修。”葛建锋说,“现在再去万二村,干净整洁,游客不断,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
如今,“户主会”已经成为歙县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在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或自然村整治启动前,组织规划范围内全体农户开“户主会”,广泛征求村庄规划、项目谋划、节点打造、环境整治等具体意见。歙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程剑飞介绍,2019年以来,通过“户主会”动员,全县农户“厕所革命”热情高涨,完成卫生改厕9482户,群众家居环境大为改善;全县累计完成省级中心村建设165个、自然村整治202个,先后两次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歙县坚持把“户主会”制度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切实做好出租屋管理、疫情防控、弱势群体帮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层治理工作。该县深渡镇大茂村划分成6个网格,村组干部责任到网格、联系到各户,常态走访联系服务群众,连续多年实现无上访、无诉讼。大茂村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对记者说,高产优质枇杷园、有机无公害茶园、毛竹科技示范园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大茂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新房,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4.57万元”。
在歙县,各村组织经常召开移风易俗“户主会”,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家庭教育,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新风尚,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好家规、好家训”等乡风文明创评活动,先后选树各级各类身边典型3000多名,有力促进文明村庄、文明家庭的建设。
“通过推行‘户主会’,歙县乡镇、村两级党组织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多群众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助力乡村治理积极转变,一些群众实现了从‘站着看’‘要我干’向‘我要干’‘一齐上’的踊跃转变,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日渐凸显。”葛建锋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