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资料图片)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悌德与孝道往往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德行。关于孝道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与认同。在中国人看来,爱、敬自己的父母,既是出于人的天性,也是一个人所当然应该做的。然而,“悌”作为一个德行,其内涵到底有哪些?为何可以与“孝”具有近乎同等的地位?其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在今天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当我们在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时,不能不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

先秦的经典里“悌”字写作“弟”。也就是说,“悌”字是由“弟”字演化而来,它指的是为人弟弟的道理,荀子称“能以事兄谓之弟”(《荀子·王制》)。《礼记·丧服四制》将“孝子”与“弟弟”相提并称,“弟弟”意为能讲悌德的弟弟。《礼记·礼运》谓“人义”有十,涉及对兄弟的道德要求是“兄良”与“弟弟”,即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则要尊敬兄长。汉代以后,由“弟”衍生出“悌”字,以弟事兄之道被称为“悌”。《释名》称:“悌,弟也。”《白虎通》说:“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三纲六纪》)贾谊说:“弟敬爱兄谓之悌。”(《新书·道术》)总的来说,悌德最初是对年幼者提出的道德要求,要求做弟弟的,要对其兄长恭敬顺从,它强调的是兄弟之间长幼有序。当然,这里说的以弟事兄,并不局限于男性兄弟,同时也包括姐妹在内,古人将姐姐称为“女兄”,将妹妹称为“女弟”,清儒颜元在《存人篇》中指出,“无论男兄弟、女兄弟,都是兄爱其弟,弟尊其兄”。《新唐书·李元素传》中说:“元素少孤,奉长姊谨悌。”根据这些说法,弟妹之事兄姐,在古人看来,都属于悌道。

不过,如果说先秦两汉时期,悌德强调的是弟弟妹妹敬爱顺从哥哥姐姐的话,后世它的内涵则渐渐引申为兄弟姐妹相互之间的友善与爱护。西晋皇甫谧在《高士传》中就称荀靖“兄弟八人,号曰八龙,阖门悌睦”。“悌睦”指的就是其兄弟之间相互友爱的关系。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时,在新附字中加入“悌”,并解释为“善兄弟也”。可见,在后世悌德的内涵就不再局限于年幼者对年长者的尊敬与顺从,更强调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亲情,强调相互之间的友爱与关心。

而正如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儒家在关注家庭之内亲情的同时,认为应该将这种爱推己及人,从而广泛地仁爱百姓,并进而扩充到爱惜天地万物。因此,悌德固然体现为家庭内部的亲亲之爱,但又不完全局限于家庭与家族内部。中国传统的伦理次序是由内及外的“推”的过程,由家庭伦理而转为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这也就是梁启超《论私德》一文中所说的“公德者私德之推也”的意思所在。这样,因此能“推”,悌德的内涵也就进一步得到扩大,具体来说,它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悌德既然是以弟事兄之道,那么,在家庭之内以弟事兄的伦理美德,就可以推及于家庭之外。在家敬爱我的兄长,推此敬爱兄长之心,就可以移之于家庭之外的所有年长者。《大学》说:“弟者,所以事长也。”《孝经》则说:“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又说:“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这种事长之道,又特别表现在对高年长者的尊敬上。《礼记·祭义》提到,“年之贵乎天下久矣”,如其说:“行,肩而不并,不错则随;见老者,则车徒辟;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而弟达乎道路矣。”也就是说,在道路上行走,不能和年长者并肩,如果年长者是兄辈,就斜错地走在他身后,如果年长者是父辈,就跟随他身后走。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遇到年长者都要让路。看见头发斑白的老者挑担行路,年轻人要为他代劳。这样一来,悌德就通行于道路了。同样,《祭义》还说,如果在朝廷中能尊老,则“弟达乎朝廷”;居乡里能尊老,则“弟达乎州巷”;在军旅中能尊老,则“弟达乎军旅”。诸如此类的种种尊老的行为,都被认为是推行悌德的具体表现。就此而言,尊老敬长也就成为悌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第二,作为家庭之中兄弟姐妹相互友爱的美德,也可以进一步推而广之。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陶渊明《杂诗》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张载《西铭》则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可见,除了亲属中的同辈,在学校中的同学,社会上的朋友,工作中的同事,乃至于眼之所及的路人,在传统文化中,都可视为兄弟姐妹。既然所有人都可视为兄弟姐妹,那么,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理所当然也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友爱的悌道。因此,悌德的另外一项引申性的内涵,指的是普通人之间的伦理原则,它要我们友善地对待他人,尊敬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中国文化中,悌德与孝道一样,都被认为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传统诸伦理关系中,兄弟关系与父子关系一样,被认为天然之伦次,《春秋穀梁传》说,“兄弟,天伦也”(《隐公元年》)。在传统儒家看来,家庭中父子兄弟之间的亲亲之情,是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的自然情感,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因此,孝悌这种德性,被儒家认为是根植于我们的本心天性之中,并因此而成为一切德行的基础。在儒家看来,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爱,那他事实上也就不可能爱他人。是以从孝道而可以引申为事君、事国之忠,由悌道则可以扩充为事长之敬,乃至可以推而为普通人之间的和睦与友爱。就此而言,传统儒家视孝悌为一个人道德之根本,故《论语》里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说法。

在孝与悌两者之中,悌德又被认为是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庸》引《诗》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又引孔子之语说,“父母其顺矣乎”。朱熹注指出,“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也就是说,兄弟和睦,自然能够怿悦父母之心,此即《弟子规》所说的“兄弟睦,孝在中”。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引孔子语曰:“弟,德之序也。”《孝经》说:“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在传统儒家看来,只要人人遵守悌德,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可以建立起来。事实上,作为以弟事兄的悌德,既然可以被推而为一种事长之道,可以被引申为一种普通人之间的伦理原则,那么,它自然也就能够成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论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也正因为如此,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对儒家来说,友于兄弟的悌友之道,与孝道一样,同样属于为政之道。而一个理想的政治,所谓“尧舜之道”,也不过是“孝悌而已”。(《孟子·告子下》)

传统文化中的悌德,实际上有两个维度:第一,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的伦理原则;第二,它更是这一家庭伦理原则的引申与推广,从而成为一种社会的伦理原则。不管是在哪个意义上说,它既强调长幼之间的基本秩序,同时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善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古代中国人所面临的人生基本问题,今天的中国人同样面临着。我们都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我们都需要处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社会上,我们都需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言,传统的悌德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意义的。

首先,悌德有助于促进家庭之和谐。家庭是为每一个个人遮风挡雨的地方,个人幸福与否与其家庭和谐程度密切相关,而兄弟和睦则是家庭安宁的重要基础之一。家庭同时又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没有家庭之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其次,悌德有助于普通人之间的和谐友爱与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古人尚能提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对于今人来说,更应当友善待人,互爱互助,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并因此成就一个和谐的社会。

最后,悌德有助于培养尊老敬长的社会风气。尊老敬长历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美德,也是悌德的本有内涵之一,但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美德有所忽视。因此,悌德的提倡,将有助于培养我们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气。

总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悌德长期以来滋养着中华民族,它不仅在古代是重要的,在现代也是如此,对于未来恐怕也不能例外。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3日 11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