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

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 ,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才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

自恋者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往往是神话人物纳西索斯(Narcissus)——他只爱自己,拒绝被任何人碰触。事实上,这种深藏的自卑感才是自恋者真正的问题,自大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在深层“不足感”(inadequacy)的假象。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所有正常爱的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的因素。

在正常爱的关系中,特别是年轻人的爱情,总包含着对对方过高的评价,虽也有将自我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比方说:如果送一份礼物给对方,其原始的目的是让对方作为一个不同于你的人感到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的评价。

那么病态型的自恋者或者说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什么特征?

01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中是这样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期待自己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即使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来证明这一点 对自己的成就和才华过分夸大 关于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伴侣的幻想占据自己的头脑 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只有跟自己一样特殊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持续地需要外界的赞美之词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赢得的 期待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并且别人自动地服从自己的这种期待 利用别人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会也不愿意认同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嫉妒他人,也认为别人会嫉妒自己 行为高傲、傲慢 自恋者的自大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其自我的满足感(adequacy)。由于自恋者不能自己维持这种满足感,因此他/她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来达到这一目的。 但自恋者极度脆弱的自我价值感让他/她无法冒险去经受任何批评,因此,他/她会避免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绪互动 。 自恋者在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的同时,又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的方式往往能让自恋者忽略人们的真实反应从而维持自大的幻觉。因此,自恋者在被夸奖时自大感会增强,而遭受批评时却通常不会受影响,而是去贬低批评自己的人。

02

弗洛伊德对自恋障碍的解释 通常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自己对病情并不自知,但是自己的很多行为让周围的人无法跟ta好好相处。很多理论也试图解释这种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最早应该追溯到弗洛伊德在1914年发表的文章On Narcissism(关于自恋)。在这篇文章里,弗洛伊德介绍了本源性自恋(Primary Narcissism)和继发性自恋(Secondary Narcissism)的区别。 本源性自恋是所有人类婴儿都会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婴儿会认为自己就是自己宇宙的中心,需要外界环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父母,而是需要依附于他们时,这个阶段就会慢慢过去。 通常情况下,婴儿会放弃对自己无所不能的盲目幻想,开始在情感上寻求跟父母的依恋,但是 当婴儿没有把这些情感投注到抚养者身上,而是投注到自己身上时,这种病态的继发性自恋就发生了 。 这通常发生在俄狄浦斯阶段之前,孩子大概三岁的时候。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发源于儿童早期,这也是在长大后很难治愈的原因。

03

现代精神分析对自恋障碍的解释 也许是因为患者带来了可怕的挑战,所以几乎每个心理动力学流派的理论家都写过关于病理性自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的文章。其中,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学派)与科恩伯格(客体关系学派)的观点极具影响力。 科胡特 科胡特认为,自恋是每个人精神(psyche)的一个成分。我们生来就是自恋者,婴儿期的自恋会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的成人自恋。当这个过程以某种方式被扰乱时,就会导致自恋障碍。 有两个过程对于儿童顺利度过原发性自恋至关重要:一个是父母的反应(例如:父母的赞同和表扬),一个是把父母理想化。 通过这两个过程,孩子获得更加真实的关于自我的感受,也树立了个人理想和价值观。 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给予孩子反应,也没有让孩子对他们产生理想化, 孩子就会被困在这个发展阶段,从而变得傲慢而不切实际,同时还依赖于他人的赞同来获得自尊 。 举个例子来说,当婴儿大声啼哭时,养育者通过喂奶、检查尿布或抱起婴儿等提供舒缓的舒适感行为来回应,在这个过程中,养育者扮演了为婴儿提供情感安慰的角色,让婴儿感到安全、舒适、完整。那么慢慢的,婴儿就会将养育者的这种照顾进行内化,从而学会自我安慰。 也就是说,当养育者无法及时安抚婴儿时,婴儿可以利用先前在自体客体体验中产生的自我感来进行自我安抚。 这种自体客体的需求,也可以被称为自恋需求,而这种需求对自我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体验到的是创伤性的失败,那么个体的发展将阻滞固着在原始的婴幼儿的无所不能的自身精神结构里。 并在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未被满足的原始需求,滞留在成人的真实自我中,通过对赞美的无限需要为补偿,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无所不能。 科恩伯格 科恩伯格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根源于孩子对于冷酷而毫无共情能力的父母的防御机制。 孩子面临情绪上的饥渴,并且对于这种情感剥夺性的父母十分愤怒,他们只能退回到父母所看重的一部分自我中,那部分可能是长相、智力或是某种特殊的才能。 孩子让这部分完美的自我充分膨胀,任何缺点都被隐藏在这部分“完美”的自我当中。 这种优点和缺点的分离,使得孩子在极端的傲慢与极端的空虚感和无价值感之间徘徊不定 。 无论是哪种解释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无法跟他人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自恋者长大后会对自己有种夸大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但同时他们心理上对他人有强烈的依附感,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

04

针对自恋障碍的心理动力疗法 来寻求心理治疗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而言,自恋者寻求治疗的原因是他/她无法维持那种使他远离绝望的自大感。 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由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而是源自于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 因此,自恋者并不期待治疗师“治愈”他/她的问题——因为他/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相反, 自恋者希望治疗师能帮其恢复自大感带来的那种受保护的感觉 。 针对自恋者的精神动力疗法的核心,主要围绕治疗中出现的移情关系(the transference relationship)展开。 为了发展出移情关系,治疗师必须能同理病人的自恋需要。通过与自恋者产生共鸣(echoing),治疗师在自恋者面前是“沉默的”(silent)、“隐匿的”(invisible)。 从本质上说,治疗师成为了自恋者的一面镜子 ,而自恋者在面对另一个自我(alter ego)时获得了自恋愉悦(narcissistic pleasure)。 Grunberger的观点非常好地澄清了这一点,他认为“病人应该是唯一的主动方,因而应该享受完全的自恋自由。在分析中,分析师并不真的存在。分析师不需要是好的或者坏的,他甚至都不需要存在。 因此,分析从根本上不能算是对话;最多只是一种有着两个声音的独白,一个在说,一个在共鸣、重复、澄清、解释——就像一面忠实而没有污点的镜子”(Grunberger, 1979; P.49) 想系统学习以弗洛伊德、科胡特、科恩伯格等为代表人物的精神分析及其各分支理论?想成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简单心理Uni联合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 (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联袂带来系统的、渐进持续的、原汁原味的训练 《2年精神分析治疗训练项目》 (Uni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Training,Uni-PPT),正在限额招募! 全IPI师资+国际认证学时 10大主题模块+不少于60周持续训练 直播授课+案例督导 全英授课+中文翻译+学习小组+读书会 每2年仅开放一期 +小班限额 毕业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入驻简单心理平台 9月即将开课,扫码抢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