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张飞 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三河坝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汀江、梅江、梅潭河交汇处的韩江河畔,因处于三江交汇处,故取名为三河坝,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10月,为了掩护主力撤退,朱德在此率领约3000名起义军抵挡了2万余名敌军三昼夜。

9月中旬,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达三河坝地区,按照汀州会议决定,实行第一次分兵,由朱德率领约3000人留守三河坝,监视梅县方向的敌人,保护起义军主力南下。

9月底,曾被起义军打败的敌钱大钧部补充兵力至10个团后朝三河坝扑来,在旧寨、南门坪一带构筑工事,与等候在此的朱德部起义军对峙。

10月1日下午,三河坝战斗打响。敌人用密集的火力向隐蔽在稠密松树林里的起义军射击。面对起义军时而集中火力还击,时而一枪不发的“怪异举动”,敌军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2日凌晨,敌军抢来民船,连续组织两次强渡,都被起义军击退。午后,朱德召集全师官兵,号召大家坚守三河坝,牵制敌人兵力,为向海陆丰进军的起义军创造有利条件。在朱德的鼓舞下,起义官兵士气大振,表示誓死坚守三河坝。

3日拂晓,大雾笼罩着河面、滩头和山林,能见度仅十余步。敌军借助天时组织更多兵力强渡,起义军随即放弃滩头阵地,退守山地,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3日15时许,敌人调集大量机枪、迫击炮,利用强大的火力再次发起猛攻,但起义军战士发扬铁军精神,与敌人殊死搏斗,英勇杀敌,于黄昏时分再次击退敌军,夺回阵地。3日晚,朱德组织召开军事会议,考虑到兵力过于悬殊,决定师部主力连同伤员立即向外转移,第75团坚守阵地至4日清晨撤离战场。

4日拂晓前,留守三河坝的起义军主力已经远离战场,敌军也再次发起进攻。此时的75团兵力已不足500人,缺弹少药,但全体官兵没有退缩,毅然用鲜血和生命坚守阵地,在与敌人周旋一个多小时以后,采取交替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摆脱敌人,圆满完成掩护主力撤退任务。

起义军战士在三河坝战斗中的英雄壮举,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为了缅怀在三河坝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三河坝人民在起义军战斗过的地方修建了纪念碑。

(相关资料由省档案馆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