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夫 摄


(资料图片)

章夫

初夏骄阳。我站在越西县一条名叫武曲的小街上,凝望着那块“诸葛忠武侯祠”的门额出神。斑驳的字迹任由时光浸噬,日渐模糊。不断进阶的灰尘,正在不惜一切地恣意掩盖这里的过往。我睁大双眼,仔细辨认那6个遒劲的正楷大字,字迹的描红正在慢慢老去,笔直的錾印仍清晰可见。坚硬的石材固执地镶嵌在门楣之上,顽强鼎起头顶那片历史烟云。托起这匾额的,还有一片石雕的祥云,石额上祥云正中间,一只朱雀振翅欲飞。

中国的传统元素云集于此,所展示出的辉煌过往尽收眼底。

匾额和祥云之下,是一扇朱红色双扇木门。门面上密布着铜钉,一数,每扇门上35“钉”。“横五竖七”,此意何解?我条件反射地想到了紫禁城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故宫大门乃“九路门钉”,即九行九列,共81颗。《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这不难理解,九是阳数之极,象征“九五之尊”。

我知道,中国古建筑中,门钉的学问极深。到了清朝,门钉完全演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有皇家的、亲王的、郡王的、公侯的,还有四五品和以下的,可谓层次分明,等级森严。除了皇帝是“九路门钉”外,明确规定“五品以下官员及普通老百姓,不得有门钉”。所以,民间形象地称为“白丁儿”。“纵七路,横五路,共三十五颗门钉”,是为公侯。所谓公侯,即公爵与侯爵,乃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泛指。

章夫 摄

历史告诉我们,1800年前,诸葛亮能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主要任务是南征,彼时的诸葛丞相,已经位极人臣。眼前这座武侯祠是清道光年间修造,但关于它的文字记载很少。我不懈努力,在一本叫《越嶲厅全志》的地方志中,方找到一些记载。“武侯祠,城南关外,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同知蹇诜建修,栋宇宏丽,回廊曲折,亭池竹木,极其幽秀。”书中提到的蹇诜,乃贵州遵义人。初无意仕途,因有才干,受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赏识,于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7年)任越乃厅同知。

“同知”乃明清时期的官名。正五品,原为知府的副职,其职责是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从蹇诜修建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地方官职。同知的办事衙署被称为“厅”。这样,我们不难理解“越西厅”的来历。

据称,蹇诜为官时“体察民情,为民兴利,教民纺织,又修孔庙,有循吏风”。或许正因为此,他才有眼光、有能力在任内修建了武侯祠。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死于任所,时年59岁”。

章夫 摄

古之士大夫都有一种家国情怀。不难体悟到,蹇诜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都是在以诸葛亮为楷模。这一点,从武侯祠标志性的大门可一窥其豹。

清末,以“纵七横五”的“公侯”级别来定义诸葛亮的地位,不难理解。更为重要的,单单从门钉的规格就可看出,此乃遗存的众多武侯祠中,最为光鲜亮丽一扇门,连闻名中外的成都武侯祠,也没有“门钉殊遇”。

除了门钉之外,门扉上最惹眼的,要数中间那一对极其考究的狮头门环。门环做得甚为精致,夸张的狮头威严而震慑,狮嘴衔着门环,双眼直视,让人肃然起敬。这环形饰物有两种功能,一是方便客人叫门。客人来访时,用手拍击门环或门坠发声,主人听到后便可开门相迎;二是起美观装饰作用。

中国古代,门饰又称为铺首,主要用于寺庙装饰,以作驱妖避邪。铺首大多呈六角形铜镲模样,倒扣在门上,即中央有一圆形穹隆,四边为六角平面形镲缘,固定在大门之上,穹隆凸起部錾出狮子、老虎、螭、龟、蛇等猛兽头像。工匠们往往会集中智慧于此,巧妙利用铺首上猛兽的嘴叼住门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风雨如晦。这道门因为有了匾额、祥云、门钉和铺首,至今仍不时泄露出高贵的气质来。

诸葛亮管窥蹇诜,应该可以找出诸多佐证,比如“体察民情,为民兴利”也正是诸葛孔明一生所倡导。显然,在蹇诜内心深处,修一座可以实证的武侯祠,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与人格体现。

余寒 摄

我脚步渐渐后退,如摄像机从特写镜头转换到全景镜头一般,眼里有了武侯祠全貌。但见它左右两旁被拥挤的民房牢牢包裹,那块“诸葛忠武侯祠”门额上方的屋顶,也全是横竖斜盖着层层瓦片,那些瓦片散落开来,与小街上其他民房无异。从大门上一块门牌号上,我记住了武侯祠的地理方位——越西县越城镇武曲街54号。门外有一石碑,上书“越西县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里已是一户居民的私宅。市井的特殊味道不时飘进鼻端,循着朱红大门往里看,但见一应俱齐的锅碗瓢盆。见来了外人,家庭主妇怯生生地盯着我们,我略作解释,掩过屋子里外溢的霉味,紧盯着武侯祠仅存的两间房,想寻出不一般来,可映入眼帘的,已是老态龙钟。后院一大片有些杂乱的空地上,残存着昔日拆过的影子。

很少有外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处名叫武侯祠的遗迹。庆幸的是,这块属于诸葛武侯的遗迹还得以保存。

章夫 摄

我们知道,诸葛亮生前被封武乡侯,死后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这才有了后世如雨后春笋般的武侯祠生长出来。

诸葛亮与越西这片土地上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他的南征。史载,“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南征的主要对象是南中。后汉时期,南中包括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北部延边地区,古称之为“夷越之地”。南征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乃蜀汉政权大后方,是其巩固统治,并进而北伐曹魏、东下江陵,完成统一大业不能动摇的战略支撑点。

“三月出发”“五月渡泸”“十二月班师回朝”,古代战争史上,这一速度应算是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留下的隐患显而易见。换句话说,诸葛亮匆忙的南征平叛,并没有真正平定南中。《三国志·蜀书·张嶷传》载,诸葛亮攻心战后,南中又多次造反,蜀汉后院不断起火。后来,诸葛亮又花了近5年时间来“熬”这锅夹生饭,真正弥平南中叛乱。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历史上“七擒孟获”的经典故事。听闻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为当地人信服,诸葛便想生擒他,于是采用了出征前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

南方既定,才有了诸葛亮平生五次北伐,《出师表》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挥就的。

零关道。余寒 摄

诸葛亮南征所伐南中四郡,其中的越嶲郡,便是今天越西县一带。

越西县境内,诸葛亮南征的痕迹仍可寻见。比如今日山头,比如小相岭、相公岭,比如孔明鸟道。一个初夏的上午,我从成都驱车前往越西县,车行雅西高速,出小相岭隧道后,“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越西段”文化浮雕墙便映入眼帘,浮雕墙做得很精美,行进其间,有如穿越时空隧道。再抬头一望,但见一兀起的台地之上,矗立一组群雕。走近一看,雕塑底座前镶嵌有“今日山头”四字。这组雕塑看上去甚是雄浑,士兵身披战甲,战马仰天长啸。身着长衫的诸葛亮,手执羽扇,在石壁上奋笔疾书……

同行的当地旅游专家给了我一些历史背景,武侯自率中军入越嶲,整修古道零关,兵马相接,粮草不绝。旌旗所向,四方归服。特别是智取孟获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心情大好,在零山主峰慨然挥笔,喜题“今日山头”。意即山登绝顶,此峰舍我其谁。一种胜利者的心态与姿态荡漾心间,表露无遗。

南征得胜之后,后人为纪念诸葛丞相,将原来连绵的零山改名为“小相岭、相公岭、南天相岭”,据说源于古代“臣相为相公”的尊称。而历史走到今天,人们只知小相岭或相公岭,而不晓得零山了。

相比之下,我对小相岭更感兴趣。只缘于这是座“有故事的山”——不仅是诸葛丞相南征的重要战场,还是川滇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最为险要的一段。

暮春时节晴好的上午,山间流蔓起一层薄雾,我深吸了一口气,沿着已经修好的栈道,开始向上攀登。远眺森林茂密,草甸成片,沟壑纵横,绿苔如毡;近观草木葱茏,古树成荫,鸟兽争鸣,奇花吐艳。

新修的栈道约摸三四公里,之后便是原始的小山(当地人习惯称小相岭为小山)古道遗址。古道沿山沟侧坡蜿蜒而上,驮马踏踩的花岗石路面,留有深深的蹄印,背夫杵拐留下的拐子窝印清晰可见。

战争早已远去,这里留下的,更多的是商旅的痕迹。

越往上走,山势愈加险峻,眼前角峰峥嵘,岩石裸露,崎岖险峻,路陡弯急。清代学者钟骏声曾留诗为证:“登高一望何雄哉,万山合沓风雨来。日却终古照不到,四时无夏多阴霾”。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呼吸也有些许急促,可以想见,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商贸驮物,要翻越这座山,真不是易事。

小相岭属阳糯雪山的南脉。阳糯雪山是彝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主峰铧头尖海拔4791米,终年积雪,是大凉山北部的最高峰。飞云持练的高山瀑布,顶风傲骨的活杉林区,大面积高寒草原以及世上罕见的间隙泉,成为阳糯雪山绝有的风景。

小山古道遗址位于越西县南箐乡小山村,是零关古道的一段。越西县城南通往文昌帝君所在的文昌庙路边石崖上,至今仍镌刻着斗大的“零关”二字(据说,此为清代浙江人氏、民国初任上川南观察使粱正麟所书)。距离“零关”二字百米开外,有一处不舍昼夜的越西河,河面有一陈年老桥唤名零关桥,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因由两块达10余吨的巨石搭建而成,又名双石桥。

这双石桥好生了得,桥梁设计师傅特意将桥墩设计成了石锁,桥面的石梁是被桥墩“锁”住的。五百多年,依然屹立。溪流顺古道而下,古桥因溪水而建,古桥、溪水、零关石刻浑然一体。成为越西县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惊奇地发现,双石桥上横卧的两块巨石上,布满凹凸不平的古老印痕,那些特殊的印痕与小山古道遗址上的“蹄印”和“拐子窝印”惊人一致。瞬间,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般开悟,理解了个中必然的历史逻辑关系。

零关。零关桥。小相岭。时隔千年,它们仍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作无声的对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