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徐浩程 钟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告、被告,请点击手机端的出庭小程序,确定画面、声音都没问题的话,我们就正式开庭。”11月8日上午,通江县人民法院沙溪人民法庭,书记员联系上原告、被告后,一起追偿权纠纷案件通过“云上法庭”开庭审理。

沙溪人民法庭正在用“云上法庭”审理案件。钟帆 摄

沙溪人民法庭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所在地。90年前,红四方面军入川后,随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由此诞生。

今年,为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日前,沙溪人民法庭建成了展陈、教育、审判于一体的“红色法庭”。在这里,革命历史与现代科技交汇,群众可通过“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展馆”了解川陕苏区时期的法治实践,也可依托“云上法庭”“24小时自助法院”“云视讯”网络终端等尽享现代法庭的高效便捷。

活用红色资源

打造“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展馆”

2022年初,镇广高速(王通段)通到了王坪村,记者从通江县城到沙溪人民法庭仅用了20多分钟。

和王坪村聚居点其他房屋一样,沙溪人民法庭也是白墙灰瓦的穿斗式结构,两层楼房加一个小院。“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展馆”就设在法庭二楼。

走进展厅,一面主题浮雕墙首先映入眼帘,刻画了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向群众普法的生动场景。紧接着,“红船启航 法制扬帆”“红色司法 照亮巴山”“红心为民 巩固政权”“红脉相承 开创新篇”四个展陈篇章依次呈现。

在这里,展馆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融合,还原了川陕省革命法庭第一次公审大会的场景,并将当时的土地法令、婚姻条例、劳动法令等内容制成了放大版的复印件。

沙溪人民法庭二楼的“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法庭展馆”。钟帆 摄

为方便群众更好理解革命法庭的法治实践,展馆内还例举了多个当年真实发生的司法案例,其中一位女红军通过法律裁决解除买卖婚姻的案例,让人印象尤其深刻。

传承革命法庭普法实践,沙溪人民法庭将小院建成了“红云崖”法治文化广场,承继川陕苏区石刻标语等宣传手法,以干警手绘“黑板报”为载体,融入漫画故事、典型案例。

“革命法庭当年每月中旬开展群众普法宣传。”通江县人民法院办公室负责人何平介绍,沙溪人民法庭固定在每月15日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为周边8万余名群众提供“点单式”普法宣传。

沙溪人民法庭的“法庭开放日”活动。图片由通江县人民法院提供

拥抱现代科技

“指尖”诉讼让基层庭审跑出“加速度”

楼上连接历史,楼下则拥抱未来。

在沙溪人民法庭进门口,有一处约8平方米的区域,这里是法庭的“24小时自助法院”。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拿出身份证体验了一番。

沙溪人民法庭门口的“24小时自助法院”。钟帆 摄

走到智能诉讼综合柜台前,记者通过扫描身份证进入到系统主页,接下来按照系统提示,自助完成立案登记、案件查询、起诉状生成、诉讼费计算等事项。待材料打印完毕后,当事人便可直接投放到柜台左侧的智能文件柜中,完成材料递交。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记者在“24小时自助法院”体验立案登记等事项。钟帆 摄

在沙溪人民法庭庭长李科看来,“24小时自助法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开辟了诉讼服务新途径,实现了当事人诉讼“零等待”、法院服务“不打烊”的目标。

“云上法庭”“云视讯”网络终端是沙溪人民法庭“科技+”的重要举措。“‘云上法庭’主要处理当事人在外地、不方便到现场但又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云视讯’网络终端则是与辖区内的村社网格员配合、调解群众的矛盾纠纷。”李科介绍。

通江县兴隆镇翰林村村民苟某就是“云视讯”网络终端的受益者。

此前,他因和前女友赵某的经济纠纷到法院起诉,承办法官审查案件材料后,通过云视讯系统和赵某及其所在村委会取得联系。最终,通过两次协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依托“云视讯”网络终端建成解纷联动中心,沙溪人民法庭已开展线上指导、联合调解230余次。同时依托“云上法庭”,沙溪人民法庭辖区3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可通过微信“一键出庭”。拥抱现代科技,“指尖”诉讼让基层庭审更加便捷高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