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蒲南溪

两会进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经过三年建设发展,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圈内”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川渝高竹新区的老百姓日常到重庆市中心可乘坐公交,像“赶场”一样方便;绵阳梓潼县向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借智”,改良梓潼蜜柚品种,为柚农增产增收……


(资料图)

不过,区域间仍面临一些土地、税收等各类要素流通的障碍,接下来川渝如何继续在各细分领域携手合作?对此,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不仅有形的“路”要打通,公共服务领域的阻隔也要破解

“希望推动渝广城际铁路和渝广同城大道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新区人员物资的高效流通。”省人大代表、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唐家文带来了这条建议。高竹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位置非常特殊,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

交通建设是“开放”的重要环节,路通了,人和物资才能自由流通。“虽然这两年,新区开通至重庆主城城际公交“川渝20路”,南北大道三期、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工程也在推进,不过想要缩短新区到重庆主城的时间距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交通环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唐家文说道。

要真正让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通起来,还不能只修有形的路。唐家文以政务服务举例,水电气、土地、税务、社保等各项事务,川渝地区之间还存在差异,包括价格上的差异、名称上的差异……这些都会成为企业或老百姓流通中的一些阻碍,影响区域开放。

高竹新区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工业用电按较便宜的四川标准收取,居民用电则按较便宜的重庆标准收取;新区内的企业可以按个人情况选择缴存重庆或四川社保;企业税费完成七百余项整合统一……“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市场标准来评价新区政务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和用户来进行工作绩效评定。”唐家文介绍道。

产业差异化发展,四川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梳理川渝两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营收位于四川、重庆前15的产业中,有13个产业重叠。”省政协委员、毕马威川渝地区首席合伙人谭伟说,两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

那么,如何深化产业领域内的区域开放,促进联动协作呢?谭伟表示,仔细观察分析这15个产业,最明显的是尚未产生重叠的产业。比如四川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以及食品制造业,重复性、同质化较小,在未来可以实现错位发展。

除了尚未产生重叠的产业,实际上,产生重叠的产业中也有双方共同发展的机会。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重庆的产业技术基础整体而言优于四川,但是近年来“经济圈”内的宜宾、遂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找准了定位,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突破口,将会在未来四川汽车制造业中获得发展机会。

同样是新区,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表示,天府新区接下来将深化与重庆两江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发挥“八大产业旗舰联盟”引领效应,做大做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5个千亿级产业,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等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建圈强链”,加快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