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曹凘源 摄影 韦维
8月27日上午,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子活动——新型储能技术装备发展展望论坛举办。距离9点开始还有20分钟时间,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A205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不少来参加论坛的人甚至站在座位席背后的空地上听讲。不少人坦言,“储能”太热门,大家都想来听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场景,去年也曾出现——去年首届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期间,储能分论坛吸引了大量相关行业甚至非该领域的嘉宾踊跃参加。
为何“储能”可以从去年“火”到今年?参会嘉宾不约而同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储能产业发展迅猛,“大家都想在这片蓝海里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在今年探讨里不仅有“储能热”更有“冷思考”。
论坛现场
热现场:
嘉宾频频“抢话筒” 共谋储能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新未来
储能是支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快速增加,储能技术对于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2年,全球投入电力储能累计237.2GW,年增长率15%,其中抽水蓄能占比79.3%,新型储能占比19.3%,而在新型储能版块里,锂离子电池几乎“一统天下”,占比高达94.4%。
“抽水蓄能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储能方式,截至2022年,我国的总装机规模已达4579万千瓦,核准在建1.21亿千瓦,规划到2030年全国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到2035年投产达到3亿干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小康说。
论坛现场
锂离子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一个代表,其能量密度比较高,使用寿命也相对比较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振波认为,虽然目前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原因,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但是从2022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59.3GWh、同比增长140.3%这一数据来看,随着未来锂离子电池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锂离子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将持续占据更大的份额。
精彩的观点、前沿的话题,也让整个论坛不断延时。时间进行到中午11点37分,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才刚开始。时间紧迫,参加讨论的嘉宾围绕储能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频频“抢话筒”,一个话题引出另一个话题,让这场原本计划12点05分就结束的分论坛又“拖堂”了半个多小时。
台上嘉宾交叉发言,台下听众也互相交流。“刚才那个飞轮储能设备也可以用在我们的项目上。”“有没有机会在液流电池领域抢占赛道?”……话语间,与会嘉宾对未来储能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现场图
冷思考:
直击产业发展“痛点” 储能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路往何方?
热门话题,红海领域,嘉宾有对储能未来发展的畅想,也有对产业深层次问题的冷思考。
论坛上,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长唐堃拿出了一张图。“从这幅图可以看出,中国是锂电的生产大国,但是锂资源元素占比只有6%,70%的锂资源在南美洲,我国80%的锂资源依赖进口。”唐堃介绍,资源不足可能会制约产业发展,这种情况下,钠离子电池或许可以成为一条新路。“钠离子电池与锂电原理相同,工艺类似,设备兼容,丰富的资源可以实现原料元素成本+制造费用降低。”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现场图
“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储电规模大、寿命长、可靠性强等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涛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全钒液流电池一次性成本投入太高,是锂电的两倍左右;其次,全钒液流电池的能效目前是70%左右,锂电是80%左右,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解决问题?刘涛表示,要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同时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把电池功率成本以及一些关键零部件、辅助系统的成本降下来,实现降本增效。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通过关键材料的性能提升,包括电池结构优化设计,辅助功耗的优化,进一步提升能效。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现场图
“大部分投资者都很认可储能未来的市场规模,或许可以达到万亿级,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储能产业的盈利模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产业化部部长、高级工程师纪律表示,储能行业涉及面很广,短期内不会形成暴利。同时,新型储能领域,除了锂电较为成熟外,其他技术路线的性能、产业链发展以及各个储能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还有更多可以探索和完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