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相关资料图)

秋日站在攀枝花市炳草岗大桥上远眺,金沙江在山谷间流淌,一湾江水碧绿,两岸林木葱郁。远处,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两江交汇一路向东奔涌而去。

夜幕轻笼,南岸的沿江步道上热闹起来。晚饭后,市民来到江边,三三两两散步夜跑。“攀枝花人打小就和金沙江结缘,江水从黄变绿,从浊变清,我们看在眼里,更看在心上。”今年46岁的市民王乔说。

金沙江上的这座城如何守护满城绿水青山?近日,川观新闻“江河上游看变迁”采访报道组沿江行进,听攀枝花人讲述变迁故事。

一江碧水

因地制宜打“治污仗”

10月8日一早,攀枝花格里坪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负责技术板块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预处理设备相关数据,“这几组数据可以看到预处理中进水的情况。”

攀枝花格里坪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走进格里坪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控室,在线监测系统正在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据介绍,目前,共计15.7公里的管网已建成,辖区多家工业企业已经接入主管网,尾水管由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沿金沙江沿岸布置。“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能处理园区规划范围内所有企业及单位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攀枝花加强全市工业集聚区污水管控,完成攀枝花创新开发产业园区等6个工业园区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24.6亿元,新建污水收集管网795.8公里。

沿金沙江行进,记者走进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在公司冷轧废水处理系统旁,一汪池塘里红黑两色观赏鱼结伴成群,自在游动。“这养鱼的水就是经过系统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攀钢钒装备部工程管理业务主管敬大钊说。

攀钢钒公司冷轧厂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区,为了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去年3月,攀钢正式启用冷轧废水系统提质改造项目,采用国内“气浮+生化处理工艺”,出水水质不仅达到指标,还将废水提高到国家废水排放最新标准,净化后回流至厂内进行循环使用。

攀钢钒公司冷轧厂冷轧废水处理系统。

“一手抓水污染防治,一手抓水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为守护金沙江一江碧水做出应有努力。”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对全市27个建制村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经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由原有的6座增至9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每天18.4万立方米提升至21.36万立方米。

两岸苍翠

想方设法栽下成片树

攀枝花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矿山迹地。

国庆假期,攀枝花市大黑山、东华山、岩神山、营盘山、龙肘山等地迎来了大批露营、徒步的游客。“满眼都是绿色,空气好,心情舒畅!”10月4日,在位于攀枝花市东区的马坎森林公园,市民王铭指着眼前的片片苍翠说,“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在雅砻江与金沙江两江交汇处,大片树木沿着名叫“三堆子”的山坡挺立,连成一片翠绿。

“三线建设时,攀枝花和上游地区有很多森工企业,以砍树为主要业务,砍下的木头从河里漂运到全国各地。”今年76岁的市民刘建立回忆,木材走了,山也荒了,石头裸露,“到处灰突突的。”

过度采伐让攀枝花的森林骤减,金沙江两岸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攀枝花的三堆子管护区成为最早的试点区,从此打响天然林资源保卫战。攀枝花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干旱少雨、土层瘠薄,被称为“造林禁区”。造林人肩扛背驮把树苗运上山,在石头缝里挖坑、栽树。

不仅如此,2012年以来,攀枝花累计投入7.5亿元“真金白银”,建成马坎、棉沙湾、干坝塘等15处高标准市区(县城区)视野山体生态综合治理样板地。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早先用来涵养水源、守护家园的一棵棵绿树,如今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今年,攀枝花依托“绿水青山”推出露营、户外体验、摩托车越野、观景赏花等活动。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也成为市民在国庆假期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五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