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视频:吴枫 海报:周桐

站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龙泉山隧洞进口处,往洞里看一片幽深,汩汩清流通过它穿越连绵高耸的龙泉山。尽管已经不常来这个地方,陈志还是把思绪一下拉回到2015年6月18日,那是龙泉山隧洞开始施工的日子。


(相关资料图)

陈志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业主单位——资阳市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工程部副部长,从2015年4月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到2021年7月正式通水,他见证了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龙泉山隧洞的进口处,该隧洞全长11.87公里。

“要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中最考验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的工段,还得数龙泉山隧洞。”陈志说。

这条长度11.87公里的引水隧洞,在近4年的建设时间里,有着怎样的故事?来自都江堰的岷江水在穿越龙泉山之后,又给川中旱区带去了哪些改变?

近日,记者走进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及其灌区进行探访。

项目介绍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引水枢纽位于毗河中游的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工程总干渠由西向东,途经成都平原(流经成都市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简阳市),穿龙泉山,跨沱江,沿沱涪分水岭,至资阳市安岳县朝阳水库(流经资阳市的雁江区、乐至县),通过分干渠流入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

工程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共建成总长度381公里的20条骨干输水渠道,其中总干渠长156公里。工程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后,每年将为成都、资阳、遂宁3个市的9个县(市、区)供水4.33亿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5万亩,惠及230万城乡居民。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等综合利用。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55.06万亩(标准亩)、供水总人口230万人,多年平均引水量4.33亿立方米。

工程需建设20条骨干输水渠道,总长度约为381公里;

其中,明渠162公里,隧洞298座、长165公里,渡槽103座、长38公里,倒虹管34座、长16公里。

龙泉山隧洞全长11.87公里,历时近4年实现主体完工,是目前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

“洞”窥工程之难:

381公里骨干输水渠道上有298座隧洞、103座渡槽 

摊开四川地形图,查看盆地腹地——川中,是处于沱江以东、涪江以西的一片广袤大地。因处于两大江分水岭上,川中之地如“鱼脊”而留不住水,是四川著名的极度缺水区。

川中老旱区范围涵盖成都、资阳、遂宁3市的金堂、简阳、雁江、安岳、乐至、安居、大英等9县(市、区)。多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60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0%左右。

为改变川中老旱区“十年九旱”的困境,多年的争取和艰辛筹划,2015年4月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上马建设。

工程从成都市新都区的苟家滩毗河上建设引水枢纽,总干渠向下游蜿蜒150多公里,在资阳市、遂宁市境内再分散形成多条支渠。

看似简单的修渠引水,建设的难度却很难想象。

“一期工程需要建设20条骨干输水渠道,总长度约为381公里。由于特殊地理地形,这项工程相当于在‘鱼背’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据陈志介绍,在这381公里的骨干输水渠道中,明渠仅为162公里,另外需要建设隧洞298座、长165公里,渡槽103座、长38公里,倒虹管34座、长16公里,还要建设渠系配套建筑物1160座。

由于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所经地区多为浅丘地貌,因此经常是“逢山开隧洞、遇沟搭渡槽”,工程一半以上的长度都是隧洞和渡槽,可以窥见工程建设之难。

在298座隧洞中,龙泉山隧洞无疑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

作为整个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关键线路及绝对重难点,龙泉山隧洞对整个工程通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不时听到嘶嘶声,神经高度紧张但也要迎难而上”。对于要安全穿越龙泉山脉瓦斯“雷区”,当年,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的参建将士们毫不怯场。

工期紧张,业主单位协调施工单位开设3个施工支洞,让作业面从2个增加到8个,尽可能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隧洞超长,就采用高压电缆进洞及大功率风机接力通风,保证洞内通风。瓦斯威胁大,那就潜心摸索,总结出“特长高瓦斯隧洞瓦斯防治体系及瓦斯隧洞安全施工工法”,并获得省级工法认证。

“龙泉山隧洞要经过一条断裂带,整个施工段的岩石比较破碎,隧道开凿过程中除了面临瓦斯风险,地下水渗漏更是家常便饭。”陈志回忆,有一次隧洞施工经过一处鱼塘,隧洞顶部渗落的地下水让施工场地变成了“水帘洞”,工人们只有穿着雨衣、雨靴进行施工。

建设过程中的龙泉山隧洞。(资料图片)

因此,长度11.87公里的引水隧洞,直到2019年4月才完成主体施工,历时近4年。龙泉山隧洞建设的类似场景也在其他工段有所体现。

据资阳市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忠良介绍,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创造了多项纪录:建成了全国最长的单座渡槽——蒋铜渡槽,龙泉山隧洞成为目前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同时也建造了被称为“最美拱跨渡槽”的卢家坝渡槽。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蒋铜渡槽全长约5.6公里,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单座渡槽。

推“洞”民生之利:

全面建成后超155万亩农田和230万旱区群众受益 

“今年水稻每亩比往年还多收了100来斤。”谈起今年庄稼的收成,资阳市乐至县良安镇田家坝村村民田燕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七八月,我省遭遇极端干旱天气,地处川中的乐至县也难以幸免。田燕家里种了5亩水稻,今年水稻产量不减反增。“要多亏这个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田燕说。

“不仅她家,今年田家坝村里的700多亩水稻,每亩普遍增产50公斤以上。以前遇到这种旱天,很多地块的水稻都要绝收,今年能增产真是不简单!”站在一旁的乐至县毗河供水工程事务中心干部吕丽连忙补充到。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之所以能让田家坝村的水稻,在极端干旱年份实现增产,得益于该工程今年向乐至县提供的两轮应急供水。

今年3月底,资阳市水务局、乐至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毗河管理处(下称都发中心毗河管理处)对接,提出了今年春灌期间的用水需求。从4月10日起,毗河管理处就启动了向乐至县供水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当地春灌用水压力。

今年春灌期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向乐至县应急供水1114万立方米,保障农业用水。

“我们过去有六一儿童节插秧的说法,插秧太晚水稻会减产,但今年靠着毗河来水,我们村4月底5月初就实现了‘关秧门’,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田燕说,等到了七八月天气干旱的时候,正是水稻的抽穗灌浆期,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又进行了一轮应急供水,正好又解了村里用水的“燃眉之急”。

不仅是农业用水有了保障,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社会效益也得到凸显。

乐至县城的饮用水源主要靠八角庙水库和十里河水库,2017年夏天遇到了极端干旱天气,不仅这两座水库见底了,还从其他水库调水支援县城。吕丽介绍,今年春灌和夏旱期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分别向乐至县应急供水1114万立方米和2427万立方米,不仅满足了当地农业、抗旱用水之需,也为县城生活用水增添了一份保障,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水”“幸福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廖家坝渡槽经过乐至县良安镇田家坝村。

“目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主要是往资阳市输水,下一步也将同步向遂宁市输水,目前正在编制相关用水计划。”都发中心毗河管理处供水科科长陈昌兵表示,待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后,可为成都、资阳、遂宁3市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5万多亩,惠及230万旱区群众。

目前,随着水管单位——都发中心毗河管理处和灌区地方政府的沟通机制逐步理顺,末端渠系、供水计划的不断完善优化,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发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越来越显著。

“洞”察时代之变:

巴蜀大地正迎来“大抓水利”重大历史机遇期

最近,看到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向资阳应急供水的新闻,来自简阳市石钟镇五桂村的谭德才老人连呼“不简单”。

作为龙泉山灌区工程(又称“东灌”工程)的亲历者,当看到来自都江堰的岷江水再次穿越龙泉山并将造福更多旱区群众,他喜上眉梢。

原来,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饱受干旱之苦的简阳人民就将目光翻越龙泉山,聚焦在龙泉山西麓的都江堰东风渠上。经相关部门勘测论证,从龙泉山引岷江水可行,1970年,简阳人民和数万建设者开始了“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全民行动。

然而相比于今天的机械化隧洞掘进施工,当年的“东灌”工程开凿龙泉山,靠的却是人海战术,凭借锄头开挖、钢钎大锤打通龙泉山,现在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东灌”工程建设中,通过人工开凿隧洞。(资料图片)

据成都市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隧洞横穿龙泉山,所经地段地质构造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中先后出现数次塌方冒顶、瓦斯爆炸以及遭遇缺氧、高温、涌水等情况,最终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才打通了6274米的隧洞。

同样打通隧洞,成了观察水利施工建设技术提升的一个窗口。

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最艰难的龙泉山隧洞施工中,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一分部共监测及有效处理瓦斯喷出现象33次,每一次都得到了及时处理应对,做到了零事故、零伤亡,最终顺利安全贯通龙泉山。

“‘东灌’工程和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均穿越龙泉山,通过一个隧洞,不仅可以看出这些年水利建设在技术、规模、机制上的进步,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巨变。”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毗河供水二期工程也有望于明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工程效益将进一步发挥。

当前,四川正迎来“大抓水利”的重大历史机遇期。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省相继开工向家坝灌区一期、亭子口灌区一期等7个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红鱼洞水库等38个大中型工程建设;基本建成武引二期灌区等35处大中型项目;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四川最长的引水隧洞,龙泉山隧洞11.87公里的纪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

四川水利行业重要数据

●截至2021年底四川累计建成水利工程130余万处

蓄引提水能力达348亿立方米

●截至2021年底四川共建成堤防9437千米

有效灌面达到4542万亩

水利系统管理的水库有7732座

●2022年,四川共建设各类水利项目1100多个,总投资规模约190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约400亿元

● 2022年,四川续建12个重大水利工程,力争开工5个重大水利工程

● 2022年前三季度,四川已落实各类水利建设投资453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03亿元

●“十四五”期间,四川各市(州)共规划6000多个中小型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约2700亿元

●四川31个重大水利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总库容(年供水能力)115亿立方米,供水人口6400万

●2025年,四川水网骨架布局基本形成

●2030年,四川骨干水网总体架构基本完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