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明海 摄影 吴枫 海报 周桐

10月6日,成都市民廖晓敏一家选择了去成都东安湖公园游玩——和廖晓敏一样,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东安湖公园成为众多成都市民近郊游不约而同的选择。


【资料图】

因为拥有超过1500亩的水面、“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的美景,于今年6月底全面开放的成都东安湖公园已成为成都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胜地。

然而,在美景之外,东安湖还别有“洞”天,这里有两条特别的“隧道”悄然“隐身”在公园间:波光粼粼的东安湖下面,是成都市首条湖底下穿隧道;东安湖一侧的成都大运会场馆内外上空,则是无处不在的5G网络通信“空中隧道”——这是新基建与老基建的完美碰撞

“对于新老基建结合来说,成都东安湖公园本身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展观察样本。”成都市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说,湖底隧道的建设让老基建“大展身手”,而公园里的大运会体育场馆也让5G建设这一新基建找到了大型应用场景,在这里,实现了新老基建的交汇对话与完美融合。

“洞”见新天府。让我们就从两条“隧道”出发,去感受不一样的成都东安湖公园。

“隐”于湖面之下:

成都首条湖底下穿隧道,一公里长隧道尽是黑科技 

快速了解东安湖下穿隧道

成都市的首条湖底下穿隧道

长1775米

宽20米、双向四车道

时速60公里

1000米经过东安湖

从龙泉驿区东安大道出发,汽车向下穿行,进入隧道,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很快从隧道中穿过,来到另一侧的桃都大道。在中国五冶集团东安湖项目副总工程师李兴勇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乘车对东安湖下穿隧道进行了实地体验。

成都东安湖下穿隧道。

表面上看,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下穿隧道:双向四车、宽20米,隧道出口两侧和道路中间栽种着绿植,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你看不出来吧?实际上,这是一条湖底下穿隧道,就在隧道的正上方,是成都市东安湖。”李兴勇告诉记者,这条隧道总长度1775米,有1000米穿越了东安湖湖底,同时,这也是成都市的首条湖底下穿隧道

为什么要修建一条湖底下穿隧道?“修建东安湖湖底下穿隧道,有两个方面的考量。”成都市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为了东安湖的景观。他透露,实际上在设计之初有两个方案:选择建设东安湖上跨通行大桥或者修建湖底下穿隧道,“考虑到如果修建上跨通行大桥,将会破坏东安湖的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方案。”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东安湖周边群众通行的现实需要。据介绍,该湖底隧道是串联了成都大运公园、东安湖、驿马河公园和东安新城片区的交通要道,“整个东安湖公园占地近6000亩,如果不修这条隧道,则跨湖交通需求将转移至湖区周边道路绕行,这必将极大增加环湖路网的交通负荷,增加湖区周边群众的出行距离,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不便。”

成都东安湖下穿隧道。

修建湖底下穿隧道,与普通的隧道施工有什么不同?

首先是防水功能。据了解,湖底隧道比普通的山中隧道的建设难度更大,湖底隧道需要克服隧道上方的水压,并且要充分做到建筑材料不渗水,技术上需要进行一系列升级。

“防渗漏,是最重要的。”李兴勇介绍,在施工建设中,整个东安湖下穿隧道“穿”上了一件“防水外衣”,“该隧道采用Ⅱ级防水设计,在施工用材方面也充分考虑防水需求,采用防渗混凝土进行施工。其中施工的缝隙主要通过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及界面涂刷水泥基材料方式组合排水,重点以防为主,通过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的方式达到防水效果,从而保障隧道的安全”。

而同时,与一般的隧道不同,在东安湖湖底下穿隧道的施工中,还采取了一系列“黑科技”。

“在隧道里通行,你可能感觉到噪音比一般的隧道小很多。”李兴勇带着记者在隧道内探访时,指着隧道中的淡黄色墙体告诉记者:“比如,这面墙体实际上采用的是微粒砂岩吸声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内噪音,其表面微小的颗粒更具质感,让驾车行驶在隧道中的市民感到更加放松、舒适。”

湖面水波荡漾,湖底车辆穿梭。“湖面与湖底,实现有机统一、动静结合,这也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题中之意,即不仅满足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回应了公园城市建设中市民对生态环境期待的民生需求。”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隐”于天空之中:

5G设施连成一个“环洞”,“三张网”覆盖不同使用人群 

东安湖湖底下穿隧道,是有形的,可轻松穿越而过。

而另外一个“隐”于东安湖公园的“空中隧道”,却是无形的,相比较而言,就不是那么直观到“肉眼可见”——这,就是覆盖东安湖大运会场馆内外的5G网络

成都大运会主体育场一瞥。

“实际上,它无处不在。” 中国铁塔成都分公司重大5G项目经理熊坤略带神秘地说。

东安湖畔的火炬塔,正对着的是东安湖公园主体育场——这是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中的“一场”,另外“三馆”是不远处的跳水馆、多功能体育馆和小球馆。“这座可容纳4万人、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大型甲级体育场,将是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举办场地。”

成都大运会主体育场,5G设备安装在场馆内四五十米高的高空马道。

在熊坤的带领下,沿着主体育场周围环行,记者一行开始寻找 5G网络通信“空中隧道”的踪迹。

“这是我们建设的5G通信宏基站。”指着主体育场外一个高达20多米的通信塔,熊坤告诉记者,中国铁塔成都分公司在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周边和交通沿线建设了29个宏基站,同时还有灯杆站、微基站作为信号覆盖补充,这些基站采用仿生树、灯杆景观塔的造型,“既契合了场馆周边的景观,又无声地融入了周边环境之中”。

场馆外,通过基站来进行信号覆盖,场馆内信号如何“满格”?

走进主体育场,记者抬头望去,并没有看到什么设备的踪影。熊坤介绍说,在主体育场四五十米高空的场馆内壁上,是围绕场馆一圈的高空马道,5G设施就隐藏在其间。“我们把5G设施安装在高空马道,上万台5G设备以环状连接的模式,为整个主场馆提供全面覆盖的5G网络。”

熊坤介绍,无论是场馆外的基站,还是场馆内的室分系统,都是5G网络覆盖的基础,“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将各自的天线等设备铺设其上,构建起一个个5G网络的‘空中隧道’,实现5G网络场馆内外的全面覆盖,有效地满足了赛事的网络信号需求。”

大型场馆的通信,最考验的是信号覆盖能力。“在人数密度急增的情况下,极易产生网络信号拥堵的问题。”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商客部总经理黄娟表示,该公司通过“三张网”来提供5G服务:赛事专网全力保障赛事专用,为场馆成绩、计时记分等提供高效、稳定的网络,让赛事成绩发布更准确、更有效;互联网专门保障媒体记者、场馆工作人员等进行工作信息、新闻等的及时发布;办公专网则连接主媒体中心、组委会办公会、MOC指挥调度中心、大运村等,让组委会管理人员实现多场地安全办公。

5G网络通信“空中隧道”有多流畅?黄娟告诉记者,“我们工程师进行了现场手机测速实验,下载速度可以达到900M/s,这可以满足赛时万名观众的畅快网络需求。”

建起了5G网络“空中隧道”的,不仅仅是位于东安湖公园的“一场三馆”。熊坤透露,在成都大运会49个比赛及训练场馆、大运村的24个功能场馆,均实现了5G网络的全面覆盖。

数读5G网络通信“空中隧道”

覆盖范围——

包括东安湖主体育场在内,成都大运会49个比赛及训练场馆、大运村的24个功能场馆

关键支撑——

东安湖主体育场以29个宏基站为主,4个灯杆站、2个微基站作为补充

设备数量——

东安湖主体育场内,包括基站、天线在内有上万台5G设备,分布在场馆内外

流畅度——

东安湖主体育场下载速度达900M/s,可满足赛时万名观众畅快网络需求

5G网络通信“空中隧道”创新点:

差异化。首次根据各场馆功能分区,进行差异化业务需求分析后,实现2G到5G网络全覆盖。

“四同步”。5G建设与主体建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大共享”。将民用5G通信与大运会赛事指挥专用通信相融合,满足多方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