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秦勇 文/图
钢架厂房“并肩”排开,一眼望不到头;混凝土车伸出“长鼻子”,不断吐出混凝土,厂房主体缓缓“长高”......10月10日,在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的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川润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一片忙碌。“主体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项目一批次可于今年底交付使用。”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该项目总投资8.4亿元,建设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生资仓储及配套物管等“六中心,一平台”,建成后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以“线上+线下”模式构建智能化协同制造体系,提供协同制造、生资保供、物资采购、高标仓储物流、物业运营、增值服务等,打造川南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与工业互联网的运营平台,为自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相关资料图)
今年,自贡始终将拼经济搞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力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引育、园区提标提能、产业投融资体系构建、营商环境提升六大行动,加快破解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之困,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
数字赋能 推动制造业扩能增效
10月9日,自贡高新区的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厂房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今年的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订单200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雪片一般飞来的订单,离不开智能制造的助力。目前,该公司关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关键智能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单位产品的生产能耗降低30%。
这是自贡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行动的一个缩影。通过数字赋能和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改造,自贡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产业形态。
自贡高新区
近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锅炉”)面向社会发布今年第一批对外“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公告,主要聚焦东方锅炉重点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智能制造技术难题等,遴选出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揭榜项目,涉及锅炉动态特性研究、节能环保、基础软件研发、实时监测系统开发等四个方向。揭榜项目面向国内外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院所、研发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团队,榜单金额达千万元。
“我们将与各揭榜单位一道,发挥产学研聚合效应,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实现协同创新与互利共赢。”东方锅炉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东方锅炉将对揭榜项目全流程跟踪、协调、管理,定期提交项目管理报告,对重大节点进行现场见证或专业验证。
下一步,自贡将加快建设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园区,支持凯盛新能源等中小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鼓励东方锅炉、自贡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云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争创国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个以上。
东方锅炉生产车间,采用焊接机器人焊接。
产业再造 集群效应见效成势
10月8日,位于自贡市贡井区的自贡航空产业园,一架架飞机从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腾空而起,大型智能化工业级无人机在兰田机场起飞……当前,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正酣,航空工业成飞、腾凤科技、中电科特飞等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等48个重大项目发展势头强劲,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在这里加速集聚。
目前,自贡航空产业园已有2条跑道,新投用的兰田机场2500米跑道可供大中型无人机起降,能满足自贡快速壮大的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需求,自贡航空产业园也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个跑道型通用机场的航空产业园。
自贡市沿滩区的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材料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将生产出来的玻璃原片磨边、镀膜、打孔,加工成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背板。另一边,同样位于该园区的中昊晨光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现场,大货车来回穿梭,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园区内,22家入驻企业项目都在紧张建设中,新材料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项目生产线。
立足盐卤资源、空域条件、工业基础优势,自贡选准“赛道”,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发挥中国中化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以盐氟化工及制品、锂电材料为重点的新型化工产业,节能环保装备、氢能装备为重点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大型工业无人机为重点的无人机及通航产业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招引具有重大牵引力和带动力的产业项目,研究制定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产业项目招引激励办法,推动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突破,力求“一项兴一业、一业定乾坤”。
同时,该市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大企业和升规企业双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力争引进投资100亿以上链主企业2户,引育100亿企业10户、50亿企业10户,新培育上市公司3家。
项目招得进来,园区还要“接得住”。自贡大力推进“一园一主业”,对标国际化专业级园区建设标准和千亿级产业承载能力,做好基础设施、能源供应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地,目前正全力推进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扩区,“十四五”期间争创1个国家级经开区。